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金匮要略》调护脾胃法探析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健,则气血、阴阳俱荣;脾胃衰,化源乏绝,则机体各部俱衰。早在《内经》中,就将脾胃归属于五行中的“土”,并认为土为万物生长的根本。仲景深得其旨,结合临床实践,在预防和治疗方面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尤其在《金匮要略...
作者
柴可夫
钱俊文
机构地区
浙江中医学院
出处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7期53-55,共3页
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关键词
金匮要略
调护脾胃
中医药疗法
分类号
R222.39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R256.305 [医药卫生—中医内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5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同被引文献
25
1
宋传荣.
略论《金匮要略》的脾胃观[J]
.四川中医,2005,23(6):7-8.
被引量:4
2
孙晋营,李文芝,单彪,孙绍周.
《金匮要略》苦辛合法组方用药治疗杂症探讨[J]
.中医研究,1995,8(3):7-9.
被引量:1
3
王仲霞,陈秀玉.
论顾护脾胃观念在《金匮要略》制剂及服法中的应用[J]
.中医研究,2005,18(9):9-10.
被引量:3
4
郑明武.
《金匮要略》治呕十法[J]
.江西中医药,2005,36(10):12-13.
被引量:2
5
杨少军.
《金匮要略》心病肺病实脾论[J]
.四川中医,1996,14(10):7-7.
被引量:2
6
高红霞,张鹏,廖世煌.
《金匮要略》中通腑泻实法的运用[J]
.甘肃中医,2006,19(8):3-4.
被引量:1
7
杜建忠,董秋梅.
试论张仲景论治杂病法重治脾[J]
.国医论坛,1996,11(5):2-3.
被引量:12
8
范永生主编.金匮要略[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87~89.
9
杨毅,陈继婷.
《金匮》重视脾胃思想浅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5):5-7.
被引量:7
10
王子谟.《金匮要略》脾胃说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1987,9(6):4-5.
引证文献
5
1
杨毅,陈继婷.
《金匮》重视脾胃思想浅释[J]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07,29(5):5-7.
被引量:7
2
王甜,刘剑锋,袁锡林.
《金匮要略》“不能饮食”的临床意义[J]
.吉林中医药,2009,29(5):371-372.
被引量:1
3
常虹,吴焕波.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J]
.中医研究,2014,27(8):8-10.
被引量:3
4
王飞,黄雅慧.
论《金匮要略》的顾护脾胃观[J]
.现代中医药,2016,0(3):58-59.
被引量:8
5
马加路,王宁,陈宪海.
基于治未病思想浅析《金匮要略》脾胃观[J]
.医学食疗与健康,2020,18(6):35-3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谢荣苑.
张仲景温中下气法应用初探[J]
.光明中医,2024,39(14):2772-2775.
2
姚春,赵炜.
从“治未病”谈脾胃病的防治[J]
.四川中医,2008,26(5):17-18.
被引量:4
3
王甜,刘剑锋,袁锡林.
《金匮要略》“不能饮食”的临床意义[J]
.吉林中医药,2009,29(5):371-372.
被引量:1
4
隆新霞.
《金匮要略》积滞性胃肠病证治规律及特点[J]
.吉林中医药,2013,33(2):109-110.
被引量:2
5
王馨悦,王洪琦.
从小建中汤看张仲景的脾胃养生观[J]
.国医论坛,2014,29(3):11-12.
被引量:1
6
常虹,吴焕波.
张仲景脾胃理论探析[J]
.中医研究,2014,27(8):8-10.
被引量:3
7
郭明章.
《伤寒论》顾护脾胃思想之探析[J]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5,38(2):47-49.
被引量:9
8
顾博丁,陶春燕,梁尚华.
中医脾胃病源流简述[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11):1436-1439.
被引量:10
9
潘明,卢永屹.
温中法在《金匮要略》中的运用[J]
.河南中医,2017,37(9):1497-1499.
10
崔国宁,刘喜平,曾庆涛.
刘东汉教授治疗脾胃病用药规律研究[J]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6):22-25.
1
潘淼,宋宁,应森林.
浅析痹病与脾的关系[J]
.环球中医药,2010,3(6):452-453.
2
陈植.
浅议《金匮要略》重视脾胃的思想[J]
.中国保健营养(下半月),2012,0(4):1106-1107.
被引量:2
3
潘荣秀.
病后的脾胃调护[J]
.安徽中医临床杂志,1994,6(3):42-43.
4
靳锋.
调护脾胃 以滋元气——浅议王自立主任医师治病顾护脾胃之思想[J]
.甘肃中医,2002,15(6):16-16.
5
徐蕾.
探讨亚健康的防治与调护脾胃的关系[J]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5(5):78-80.
被引量:7
6
刘小飞.
护脾胃可预防冠心病发作[J]
.人人健康,2012(5):31-31.
7
王歌,王瑞平.
王瑞平治疗乳腺癌经验撷菁[J]
.辽宁中医杂志,2012,39(12):2360-2361.
被引量:2
8
王小娟,郭璇,刘芸,李甜甜,颜丽花.
亚健康宜从脾防治[J]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0(5):841-843.
被引量:4
9
张永艳,董柳.
赵文霞教授治疗脂肪肝合并胆囊炎的经验[J]
.四川中医,2004,22(6):7-8.
10
陈德兴.
中国药膳学的特点论[J]
.东方药膳,2001,0(6):4-6.
被引量:1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1999年 第7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