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简评美国的“信仰外交”与我国文化安全 被引量: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冷战结束以来,西方列强的核心话语,已经转向"以宗教自由为基石"的人权。基督教的"普世价值"不断被抽象化,成为西式民主制度的图腾,美国基督教新基要主义势力和政治新保守主义势力结盟,共同推动国会通过《1998年国际宗教自由法案》,使其成为以国家力量进行基督教全球战略扩张的工具。美国前国务卿说"宗教自由是民主的核心"。这种符号化的"普世价值",企图将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从各国基本的社会关系中剥离出来,成为国际舞台上"新干涉主义"的武器。这种宗教意识形态化的倾向,影响了国际社会文化多元化的发展,造成世界的动荡不安。如果说,西藏、新疆地区的民族分裂势力与宗教极端思想相结合,形成分裂祖国领土的恐怖主义暴力威胁,那么,国际宗教右翼势力利用合法渠道,向我国的文化教育领域持续渗透,已经开始形成挑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软实力。宗教渗透已经成为国外文化渗透的主要内容。而文化问题,宗教问题,以至意识形态问题,毕竟需要思想上的应对。我们应该掌握话语权,应该培植我们的学术优势。
作者 习五一
出处 《科学与无神论》 2011年第1期19-23,共5页 Science and Atheism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二级参考文献41

  • 1金泽.积极推进宗教与法治的研究[J].世界宗教研究,2005(2):1-4. 被引量:3
  • 2魏宏.关于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法理解读[J].太平洋学报,2007,15(5):1-9. 被引量:3
  • 3Michael Pocock, Cailkyn Van Rheenen and Douglas McConnell, The Changing Face of World Missions: Engaging Contemporary Issues and Trends (Grand Rapids, Michigan: Baker Academic, 2005).
  • 4"The Future with Evangelicals: A Conversation with Pastor Rick Warren, Friday, November 13, 2009," http://perforum.org/events/?EvantID=221.
  • 5徐以骅:《美国新教海外传教运动史述评》,载徐以骅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美国宗教的“路线图”》(第一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4年,第320-350页.
  • 6达讷·L·罗伯特(Dana L.Robert)著,徐以骅译:《向南移动:1945年以来的全球基督教》,载徐以骅,张庆熊主编:《基督教学术》(第7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211页.
  • 7涂怡超:《基督教福音派海外传教运动与当代国际关系》,载徐以骅等主编:《宗教与美国社会-当代传教运动》(第六辑),北京:时事出版社,2009年,第32页.
  • 8Philip Jenkins, The Next Christendom: The Coming of Global Christianit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2).
  • 9Philip Jenkins, The New Faces of Christianity: Believing the Bible in the Global South (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
  • 10Dana L. Robert, "From Mission to Mission to Beyond Mission: The Historiography of American Protestant Foreign Mission since World War Ⅱ," in International Bulletin of Missionary Research (Oct. 1994), mhtml:file//C:\Doeuments%20and%20Settings\x\ Local%20Settings\Tempor...(June 9, 2007), p. 10.

共引文献13

同被引文献48

引证文献6

二级引证文献2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