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商业经济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30,共2页
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
同被引文献11
-
1张旭庭.论经济增长的动力基础[J].浙江社会科学,1998(6):129-131. 被引量:4
-
2美国作家论文学[M].刘保瑞,译.北京:三联书店,1984.
-
3陈瑞赞,编.东瓯逸事汇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
-
4林斤澜.林斤澜散文[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
5林斤澜.矮凳桥风情[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
6汪曾祺.林斤澜的矮凳桥[N].文艺报,1987-01-31.(4).
-
7龚荣华,王发明.温州民间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9,25(1):94-96. 被引量:12
-
8陆立军.中国小商品城的崛起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义乌模式[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9(1):71-79. 被引量:40
-
9王玉华,张帆.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效应探讨[J].商业时代,2011(21):60-61. 被引量:8
-
10温信.涅槃般的凤凰——温州鞋业的昨天、今天和明天[J].中外鞋苑,2000(1):92-93.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39
-
1冯登艳.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加快河南产业升级[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3):87-90. 被引量:5
-
2王英,沈菊琴,彭红云.浅谈东部的产业转移[J].市场周刊,2003,16(9):92-93. 被引量:7
-
3巴春生.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西部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4,20(7):66-68. 被引量:17
-
4季文,申屠平.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区域人才资源管理创新[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03,20(9):9-11. 被引量:3
-
5彭丽粉,何建新.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梯度转移分析[J].科学.经济.社会,2005,23(4):60-63. 被引量:1
-
6彭丽粉.东南沿海加工制造业梯度转移再分析[J].兰州商学院学报,2006,22(2):45-49. 被引量:6
-
7陈秀莲.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国际产业转移模式的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09S):38-39. 被引量:2
-
8陈刚,刘珊珊.产业转移理论研究:现状与展望[J].当代财经,2006(10):91-96. 被引量:121
-
9石奇,张继良.区际产业转移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的协调性[J].产业经济研究,2007(1):38-44. 被引量:56
-
10肖美香.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中的产业转移模式选择[J].商场现代化,2007(08Z):224-225.
-
1苏唯谦.“山水斗城”与瓯越文化——浙江温州获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J].文化交流,2016,0(7):8-11. 被引量:1
-
2李凤发.怎样与澳大利亚人做生意[J].中国经济周刊,2004(21):36-36.
-
3麻文静.浙江省温州市融合五大元素打造春节节庆新亮点[J].精神文明导刊,2014(3):27-27.
-
4优美的山水景观 浓郁的瓯越文化——温州市森林公园概况[J].绿色中国(理论版),2004(08M).
-
5宗纳.“新经济人”的经商特色[J].决策与信息,2003(4):44-48.
-
6东方.“新经济人”的经商特色[J].价格与市场,2004(4):36-38.
-
7江帆.浅谈瓯菜文化及英译研究[J].中国商贸,2015,0(20):155-157.
-
8泗州.康奈等入编《温州旅游》画册[J].商品与质量,2005,0(15):6-6.
-
9温说新语[J].温州人,2016,0(17):106-107.
-
10杨明诚.四大民族经商特色[J].国际市场,1996,0(5):3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