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1999年第9期26-27,共2页
Global Science,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同被引文献86
-
1杨沛儒.国外生态城市的规划历程1900-1990[J].现代城市研究,2005,20(2):26-37. 被引量:15
-
2李麟学,吴杰.可持续城市住区的理论探讨[J].建筑学报,2005(7):41-43. 被引量:16
-
3乔瑟.卡洛斯.萨维耶,荷纳多.波阿雷托,卓健.巴西可持续城市机动性政策的实施[J].城市规划学刊,2005(5):104-108. 被引量:4
-
4任平.走向可持续城市化的“中国经验”——从“生态足迹”、“生态服务”到“环境支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1):1-4. 被引量:4
-
5黄书礼,叶佳宗,陈俐伶.检视都市永续发展指针的发展历程与内涵:从指针系统建构到政策评估[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1):111-126. 被引量:6
-
6林仲煜,胡纹,金伟.中国可持续城市形态构建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2(4):18-22. 被引量:9
-
7张卫,郭玉燕.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研究[J].南京社会科学,2006(11):45-51. 被引量:28
-
8李松志,董观志.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其对规划实践的指导[J].城市问题,2006(7):14-20. 被引量:33
-
9李琳,黄昕珮.城市形态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读《迈向可持续的城市形态》[J].国际城市规划,2007,22(1):99-105. 被引量:7
-
10张文忠.宜居城市的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07(3):30-34. 被引量:252
二级引证文献20
-
1张侃侃,王兴中.可持续城市理念下新城市主义社区规划的价值观[J].地理科学,2012,32(9):1081-1086. 被引量:10
-
2李双江,胡亚妮,罗晓.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石家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7(4):410-415. 被引量:2
-
3王晓云,张雪梅.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基于三维空间结构模型[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14(1):4-6. 被引量:5
-
4罗媞,刘艳芳,孔雪松.中国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研究进展[J].热带地理,2014,34(2):266-274. 被引量:27
-
5张婧,周杨,杨春志,李强.中国可持续城市的研究视角与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5,31(1):86-90.
-
6马有才,邱洪业,孟爽艳.资源环境约束下可持续创新型城市建设评价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3):13-14.
-
7赵弘,何芬.论可持续城市[J].区域经济评论,2016(3):77-82. 被引量:6
-
8张金颖.城乡规划过程中实现可持续人居环境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6(23):32-32. 被引量:6
-
9亓永晨,赵明华,韩冬锐.山东省可持续城市化水平研究[J].中国市场,2017(2):88-91.
-
10石龙宇,许通,高莉洁,韩林桅,李倩瑜.可持续框架下的城市低碳社区[J].生态学报,2018,38(14):5170-5177. 被引量:20
-
1何小坚,辛晓梅.佛山,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探讨[J].南方建筑,1997(2):14-16.
-
2戴跃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及指标体系初探[J].统计与预测,2000(1):14-17. 被引量:1
-
3高学正.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城建档案研究,1999(1):40-41.
-
4徐秀军,王宏欣.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0(8):28-28.
-
5海热提.涂尔逊,王华东,王立红,彭应登.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7,7(2):46-50. 被引量:97
-
6周迎.关于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J].上海城市规划,2003(1):31-32. 被引量:2
-
7袁小明.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9):64-64. 被引量:5
-
8黄俊.城市规划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J].中国房地产业,2017,0(16):58-58.
-
9戚高林,苑保鹏,许红超.城市化对水环境的影响[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0(7):65-67.
-
10刘娟.谈现代城市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6(23):179-17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