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鲁迅与司马迁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鲁迅与司马迁这两位历史文化巨人,虽然相隔二千年左右,但却有不少近似之处。司马迁是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家和散文家,鲁迅则是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文学史家。司马迁是鲁迅相当重视的一位历史人物,鲁迅论及司马迁的有如下篇什:《热风·人心很古》、《汉文学史纲要·第十篇司马相如与司马迁》、《三闲集·流氓的变迁》、
作者
姚春树
汪文顶
机构地区
福建师大文学院
出处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21,共18页
Luxun Research Monthly
关键词
司马迁
鲁迅论
文学史家
历史人物
文化巨人
司马相如
思想家
散文家
分类号
I210 [文学—中国文学]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1
共引文献
127
同被引文献
114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21
1
笠坊乙彦,赵英,童斌.
鲁迅在同文书院的讲演笔记[J]
.鲁迅研究月刊,1992(3):30-35.
被引量:3
2
《流氓与文学》,收入傅国涌编.《鲁迅的声音--鲁迅演讲全集(1912-1936)》,珠海出版社,2007年版.
3
王文生.《中国美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
4
司马迁.《报任安书》.
5
郑樵.《通志·总序》[M].中华书局,1987年.第19页.
6
赵窦.《二十二史札记》卷一《各史例目异同》.
7
《茅坤集·与蔡白石太守论文书》.
8
刘若愚.《中国之侠》,周清林、唐发饶译,三联书店上海分店1991年版.
9
梁启超.《中国的武士道》.上海广益书店,1904年.
10
《张耒集》卷四十一《司马迁论》.
共引文献
127
1
崔子晛.
鲁迅上海东亚同文书院演讲再考——以吴渤(白危)的回忆文为中心[J]
.上海鲁迅研究,2023(3):168-181.
2
厉震林.
论权力的优伶性别制衡和编排[J]
.戏剧艺术,2003(1):32-44.
被引量:1
3
谢贵安.
张舜徽与20世纪后半叶的国学研究[J]
.求索,2001(6):122-126.
被引量:3
4
汤哲声.
新文学对市民小说的三次批判及其反思[J]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4):118-132.
被引量:6
5
雷戈.
论历史学的客观性原则[J]
.史学月刊,2000(6):13-18.
被引量:3
6
钟少华.
历史哲学谈薮[J]
.史学理论研究,2002(2):98-106.
被引量:1
7
孟祥荣.
意义的重建──漫议《三国演义》的叙事伦理和文化选择[J]
.明清小说研究,2000(2):70-82.
被引量:2
8
肖旭.
《魏晋文举要》札记[J]
.古汉语研究,2001(4):86-87.
被引量:1
9
魏义霞.
仁——在孔子与孟子之间[J]
.社会科学战线,2005(2):49-54.
被引量:8
10
柳倩月.
诠释学视野: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三种取向[J]
.求索,2005(2):152-1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114
1
邸艳姝.
谈司马迁之“爱奇”[J]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S1):146-149.
被引量:3
2
陈曦.
司马迁笔下子路之死探微[J]
.管子学刊,2000(1):77-79.
被引量:1
3
王见.
“四步自读教学模式”在《纪念刘和珍君》教学中的运用[J]
.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1(11):80-81.
被引量:1
4
吴瑞霞.
关于司马迁与班固对屈原批评的思考[J]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2):100-102.
被引量:1
5
李大敏.
从《史记》的人物描写看司马迁的审美观[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27(S3):341-343.
被引量:1
6
李少雍.
司马迁与普鲁塔克[J]
.文学评论,1986(5):119-134.
被引量:5
7
刘振东.
论司马迁之“爱奇”[J]
.文学评论,1984(4):102-114.
被引量:21
8
康克俭.
鲁迅杂文教学漫谈[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18(4):112-115.
被引量:2
9
段熙仲.
《史记》述评兼论司马迁的艺术手法[J]
.社会科学辑刊,1981(6):115-118.
被引量:1
10
殷孟伦.
略谈司马迁现实主义的写作态度[J]
.文史哲,1955(12):10-18.
被引量:11
引证文献
3
1
谢政满.
鲁迅先生的时代良知和诗人情怀——《记念刘和珍君》研究综述及教学建议[J]
.中学语文教学,2014(7):52-59.
被引量:1
2
何发甦.
新进路:司马迁经典诠释学——《史记》文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30(23):73-82.
被引量:2
3
韩大强.
鲁迅对司马迁及《史记》的洞见与误读[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6(6):114-119.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李桂宏.
鲁迅笔下的人物称谓与教学浅思——以《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例[J]
.中学语文(教学大参考)(上旬),2016,0(3):77-79.
2
朱正平.
2016年期刊司马迁与《史记》研究综述[J]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32(17):84-97.
3
皇甫风平.
豫剧现代戏《朝阳沟》的话语隐身术[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0(1):118-121.
4
何发甦.
司马迁言意观研究[J]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20(2):103-116.
5
孙溪.
《史记》的文学语言研究[J]
.鄂州大学学报,2021,28(1):56-57.
被引量:1
1
孟繁华.
都市深处的冷漠与荒寒——评刘庆邦的短篇小说《骗骗她就得了》[J]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2013(3):35-35.
被引量:2
2
黎臻.
经子与文学研究——谈刘师培《论各家文章与经子之关系》[J]
.安徽文学(下半月),2013(4):58-59.
3
李冠楠.
简论屈原《国殇》[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2):57-57.
被引量:1
4
毛燕.
比喻的运用与风格的体现——从《逍遥游》看庄子的语言艺术[J]
.修辞学习,2005(6):78-79.
被引量:1
5
汤斌.
文学史的复旧与创新[J]
.文学遗产,1991(1):83-87.
6
陆鸣.
楚辞《国殇》赏析[J]
.孙子研究,2015,0(4):120-121.
被引量:1
7
张承源.
中华诗词与中国少数民族诗歌的交融和发展[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1997,13(4):40-42.
8
陈福康.
论重写《日本汉文学史》[J]
.学术月刊,2007,39(1):105-110.
被引量:1
9
王宝平.
近代以来中国人编日本汉诗(词)集述略[J]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3(1):62-67.
10
赵苗.
日本汉文学史续论[J]
.经济研究导刊,2010(16):232-233.
鲁迅研究月刊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