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我省湟水流域玉米套小麦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我省湟水流域温暖灌区自1990 年引进玉米带状种植技术以来,栽培技术不断改进,混合单产逐年提高,出现了一些“吨粮田”高产典型,积累了许多高产栽培技术经验,本文归纳总结了当前带田生产的关键栽培技术措施。
作者
王显萍
陈来生
王瑞生
车永和
机构地区
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
出处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第3期48-49,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Qinghai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关键词
玉米
套种
小麦
栽培技术
分类号
S513 [农业科学—作物学]
S344.3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8
同被引文献
7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10
参考文献
2
1
李守谦.关于甘肃省“吨粮田”建设的几点看法[J].甘肃农业科技,1992,(1):1-2.
2
张建刚,杨成书,郝引川,薛吉全,鲍巨松.
陕西关中灌区吨粮田的实践与开发[J]
.陕西农业科学,1992,38(4):41-42.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8
1
赵化春,韩萍.
玉米栽培的适宜密度问题[J]
.玉米科学,2001,9(z1):34-38.
被引量:89
2
鲁渊理,李兆元.
关中地区吨粮田的开发途径[J]
.陕西气象,1995(6):47-49.
3
叶优良,李隆,张福锁,孙建好,刘生战.
灌溉对大麦/玉米带田土壤硝态氮累积和淋失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2004,20(5):105-109.
被引量:35
4
鲍巨松,薛吉全,杨成书,马国胜.
再论陕西关中灌区吨粮田的实践与开发[J]
.陕西农业科学,1993,39(4):3-5.
被引量:2
5
鲍巨松,薛吉全,穆文军.
三论陕西关中灌区吨粮田的实践与开发[J]
.陕西农业科学,1994,40(2):3-4.
被引量:2
6
路海东,薛吉全,张德华,马国胜,王立祥.
陕西不同生态区玉米超高产的潜力和途径探索[J]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0(4):20-24.
被引量:15
7
赵建华,孙建好,李伟绮,吴科生.
施肥与栽培措施对豌豆/玉米间作高产高效模式的影响[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13(2):37-41.
被引量:3
8
叶优良,包兴国,宋建兰,孙建好,李隆,张福锁,李庆江,周丽莉.
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对小麦玉米间作产量、氮吸收利用和土壤硝态氮累积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2):113-119.
被引量:31
同被引文献
7
1
赵鸿斌 杜天泰.沙区农田防护林效益测定与评析.青海农林科技,1980,(5):16-39.
2
李含英.青海森林[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3..
3
李含英.青海森林[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3,345-347.
4
张国君,盛海波,周梅,龚细娟,肖兴翠.
杨树林地郁闭前林农间作研究[J]
.湖南林业科技,2008,35(2):31-32.
被引量:7
5
王瑞生,陈来生,车永和,王显萍.
玉米杂交种“丹玉13”制种技术初探[J]
.青海农林科技,1999(1):23-25.
被引量:1
6
车永和,王瑞生,阮建平,陈来生,王显萍.
玉米杂交种吉19高产制种技术[J]
.青海农林科技,1999(4):46-47.
被引量:1
7
奎顺源.
浅析营造农田林网与农作物产量之间的关系[J]
.青海农林科技,2000(2):25-27.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3
1
李成文,张培花.
互助县安定苗圃林粮间作研究[J]
.青海农林科技,2007(1):85-87.
被引量:8
2
曹承花.
互助县双树苗圃林农间作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7):202-203.
3
李娟.
优质鲜食玉米品种与栽培技术简介[J]
.青海农林科技,2004(2):75-76.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10
1
赵国柱,董宝旭,高岩萍,李雪林.
湟源县苗圃产业化结构调整[J]
.青海农林科技,2007(3):95-96.
2
陆淑莲.
互助东和乡生态农业发展探讨[J]
.青海农林科技,2008(2):25-26.
3
冯全章.
青海云杉容器育苗造林技术试验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08(15):18-19.
被引量:6
4
张忠莲,韵文辉.
政策促进个体造林发展调查[J]
.青海农林科技,2008(3):30-31.
5
赵香兰,刘双元,翟进龙,吴威泰,马芳林.
互助县南门峡林场天保工程实施期前后森林资源探讨[J]
.青海农林科技,2008(3):81-82.
被引量:1
6
任国勇,马琳,李红丽,许玉堂,董智.
黄河故道沙地不同间作模式林粮产量的比较[J]
.防护林科技,2009,22(3):11-12.
被引量:2
7
张良存.
林业在尖扎的生态地位探讨[J]
.青海农林科技,2009(3):96-98.
8
冶晓云.
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J]
.吉林农业(学术版),2012(6):95-95.
被引量:1
9
帅云,王福泽.
塑料薄膜在玉米栽培中的应用研究[J]
.大科技,2013(16):233-234.
10
秦江南,郭永翠,张锐,高山.
和田地区核桃林下间作模式探讨[J]
.绿色科技,2017,19(21):66-67.
被引量:7
1
李聚成.
冬小麦与烤烟地膜覆盖带状种植技术[J]
.甘肃农业科技,1997(5):11-11.
2
徐超,朱建忠,付宏,刘志勇,邱忠全,刘春,罗莹,潘丽.
高粱“1525”规范化带状种植技术研究与应用[J]
.农业科技通讯,2014(10):183-185.
被引量:3
3
朱兴明.
川中丘陵区发展麦、玉、玉、苕四熟带状种植技术的浅见[J]
.四川农业科技,1992(2):5-6.
4
梁发祥,谢平.
蚕豆、马铃薯带状种植技术[J]
.青海农技推广,1999(1):37-37.
5
小麦、玉米带状种植技术[J]
.农业开发与装备,1998(2):44-44.
6
彭青香,高斌,史瑞琪.
玉米棒秃顶、空杆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J]
.青海农技推广,1997,0(3):53-18.
7
彭青香,祁生源.
浅议玉米秸秆及其开发利用[J]
.青海农技推广,1997,0(4):46-46.
8
杨忠勋.
旱地梯田地膜玉米与大豆(马铃薯)带状种植技术[J]
.宁夏农林科技,2002,43(1):61-61.
9
杨忠勋.
旱地梯田玉米—黄豆地膜覆盖带状种植技术[J]
.甘肃农村科技,1998(1):32-32.
10
杨忠勋.
旱地梯田地膜玉米与大豆(马铃薯)带状种植技术[J]
.中国农技推广,2002(3):38-39.
青海农林科技
1999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