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A+H”股交叉上市对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基于捆绑假说理论,以我国“A+H”股上市公司2007—2009年的经验数据为样本,分析了交叉上市对代理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仅在A股市场上市而言,在香港资本市场更为严格的约束下,“A+H”股交叉上市行为可以显著抑制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隧道行为。
作者
李豫湘
于艳
机构地区
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财会月刊(中)》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finance and accounting monthly
关键词
交叉上市
代理成本
捆绑效应
分类号
F830.91 [经济管理—金融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5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3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6
1
杨德明,辛清泉.
投资者关系与代理成本——基于上市公司的分析[J]
.经济科学,2006(3):47-60.
被引量:36
2
王化成,李志杰,孙健.
境外上市背景下治理机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基于融资决策传导效应的研究[J]
.会计研究,2008(7):65-72.
被引量:39
3
孔宁宁,闫希.
交叉上市与公司成长——来自中国“A+H”股的经验证据[J]
.金融研究,2009(7):134-145.
被引量:42
4
沈红波,廖理,廖冠民.
境外上市、投资者保护与企业溢价[J]
.财贸经济,2008,29(9):40-45.
被引量:12
5
何丹,张力上,陈卫.
交叉上市、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J]
.财经科学,2010(3):16-22.
被引量:26
6
杨玉凤,王火欣,曹琼.
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与代理成本相关性研究--基于沪市2007年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J]
.审计研究,2010(1):82-88.
被引量:177
二级参考文献
95
1
高雷,李芬香,张杰.
公司治理与代理成本——来自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4):29-34.
被引量:13
2
刘峰,贺建刚,魏明海.
控制权、业绩与利益输送——基于五粮液的案例研究[J]
.管理世界,2004,20(8):102-110.
被引量:321
3
李增泉,余谦,王晓坤.
掏空、支持与并购重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2005,40(1):95-105.
被引量:679
4
李增泉,孙铮,王志伟.
“掏空”与所有权安排——来自我国上市公司大股东资金占用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2004(12):3-13.
被引量:993
5
白重恩,刘俏,陆洲,宋敏,张俊喜.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J]
.经济研究,2005,40(2):81-91.
被引量:1341
6
陈冬华,陈信元,万华林.
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
.经济研究,2005,40(2):92-101.
被引量:1251
7
周勤业,王啸.
美国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及其借鉴[J]
.会计研究,2005(2):24-31.
被引量:185
8
夏立军,方轶强.
政府控制、治理环境与公司价值——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
.经济研究,2005,40(5):40-51.
被引量:1082
9
李心丹,刘玉灿,肖斌卿.
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运作机制的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5,13(3):79-83.
被引量:25
10
姜国华,岳衡.
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资金与上市公司股票回报率关系的研究[J]
.管理世界,2005,21(9):119-126.
被引量:260
共引文献
313
1
孔东民,刘博洋,姜梦婷.
金融资产信息披露质量提升能否提高企业社会责任?[J]
.会计研究,2024(7):131-145.
2
王艳,李涛,王得力,刘昆.
商誉“暴雷”是否夸大其实?——基于“优质公司”的视角[J]
.会计研究,2021(11):44-59.
被引量:19
3
吴文锋,杨继彬.
金融如何支持实体经济:一个基于企业视角的文献综述[J]
.金融学季刊,2023(4):1-49.
被引量:1
4
余怒涛,李文文,陶林汶.
问询函可以降低公司代理成本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
.当代会计评论,2020,13(2):87-105.
被引量:5
5
周东洲.
交叉上市与股利政策——来自中国“A+H”股的经验证据[J]
.财会通讯(下),2011(2):73-75.
被引量:2
6
洪雨杰.
交叉上市的投资者保护效应研究[J]
.财会通讯(中),2011(5):38-39.
被引量:1
7
江萍,刘淑娟,邵新建.
股权集中度和公司绩效关系再研究——来自后股改时代的新证据[J]
.金融监管研究,2012(5):8-25.
被引量:4
8
方芳.
综述会计信息质量对公司治理的影响[J]
.商,2012(13):20-20.
9
常嵘.
逆向跨境上市产生信息效应吗?——基于H股公司返回境内上市的研究[J]
.财经研究,2014,40(4):90-102.
被引量:1
10
肖斌卿,李心丹.
国际投资者关系管理(IRM)的比较与演进[J]
.求索,2007(1):10-13.
被引量:7
1
殷骏.
我国商业银行新型结算方式——保理业务[J]
.江南论坛,2003(1):44-45.
2
李成彪.
境外上市、IPO效应与捆绑效应——基于中国在美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
.中国证券期货,2012,15(09X):52-53.
3
周建,刘小元,方刚.
境外上市对公司治理的影响路径研究——基于股权结构的传导效应[J]
.公司治理评论,2010(1):13-23.
被引量:1
4
辛钢平.
从H股与红筹股的制度差异看上市公司的管理体制[J]
.通信企业管理,2003(4):32-33.
5
苏治,连玉君.
中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估算——基于异质性随机前沿模型的经验分析[J]
.管理世界,2011,27(6):174-175.
被引量:27
6
张兆国,宋丽梦,张庆.
我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股权代理成本的实证分析[J]
.会计研究,2005(8):44-49.
被引量:68
7
唐瑞芹,张丹.
高新技术企业上市公司代理成本问题分析[J]
.现代商贸工业,2012,24(24):135-137.
8
王冰.
新兴经济体企业交叉上市行为分析[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8(3):56-58.
9
姜硕,张静.
上市行为与控制权收益的关系分析[J]
.全国商情,2008(2):77-78.
10
黄宇明.
论我国商业银行保理业务的营销方略与风险控制黄宇明[J]
.现代商业银行导刊,2002(9):31-34.
财会月刊(中)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