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证监会与上市公司基于信息披露的博弈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证监会的监管行为进行了分析,指出披露方与监管方的行为战略选择,提出可以用激励的方法达到纳什均衡。
作者
孟耀辉
机构地区
南京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全国商情》
2011年第1期58-59,105,共3页
关键词
信息披露
激励
博弈
纳什均衡
分类号
F231 [经济管理—会计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145
同被引文献
27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7
1
刘勤.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
.财贸研究,2005,16(6):117-119.
被引量:4
2
姚海鑫,尹波,李正.
关于上市公司会计监管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J]
.会计研究,2003(5):43-45.
被引量:80
3
韩晶.
企业社会责任的博弈模型分析[J]
.财经问题研究,2007(10):65-68.
被引量:37
4
陆颖丰.
我国会计信息披露及相关研究中博弈论的应用[J]
.财会月刊(中),2007(5):78-80.
被引量:10
5
姜丹,孟庆彬.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监管的博弈分析[J]
.财会月刊(中),2007(4):17-19.
被引量:10
6
刘锐,余玉苗.
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对策博弈模型[J]
.经济评论,2007(5):82-86.
被引量:7
7
王建明,闫本宗,陈红喜.
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博弈分析[J]
.生态经济,2007,23(4):56-59.
被引量:9
二级参考文献
30
1
张栋.
信息不对称、报酬契约与会计信息披露质量[J]
.经济管理,2004,30(14):62-70.
被引量:3
2
纪珊,王建明.
石化行业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分析[J]
.经济师,2005(5):125-126.
被引量:10
3
杜中臣.
企业的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方式[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5,19(4):39-46.
被引量:78
4
李志强.
基于博弈论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成因分析[J]
.经济经纬,2006,23(2):87-89.
被引量:7
5
徐二明,郑平.
国际化经营中的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模型[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27(3):54-57.
被引量:17
6
王竹泉.
利益相关者财务披露监管的分析框架与体制构造[J]
.会计研究,2006(9):35-41.
被引量:30
7
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出版社,1991.17.
8
FUDENBERGD TIROLEJ.博弈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9
Scott D F,Martin J D,Petty J W,et al.现代财务管理基础[M].金马,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0
胡延杰 刘小文.《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博弈分析-证监会与上市公司之间的博弈》[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24).
共引文献
145
1
吴新红.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60-62.
被引量:5
2
曾强.
政府财务报告使用者缺失的博弈分析[J]
.财会通讯(学术版),2007(10):39-41.
被引量:1
3
刘慧玲.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的各方博弈分析[J]
.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4):46-47.
被引量:5
4
吴健辉,黄志坚,陈树发,徐斌.
企业社会责任内涵及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关系述评[J]
.江苏商论,2009(2):110-112.
被引量:5
5
刘宇宁.
上市公司会计欺诈监管效率问题的博弈分析[J]
.科技经济市场,2006(1):39-40.
6
陈俊杰.
资本市场金融企业上市与我国会计改革[J]
.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15(3):255-257.
7
薄澜,姚海鑫.
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与外部审计的博弈分析——基于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3,28(3):43-49.
被引量:35
8
朱雅芬.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的博弈分析[J]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4):30-33.
被引量:1
9
衣长军.
上市公司利润操纵与会计监管的不完全信息博弈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0-35.
被引量:2
10
龙小海,黄登仕,朱庆芬,覃东,徐融.
基于注册会计师关联关系的会计监管体系博弈分析[J]
.会计研究,2004(10):41-48.
被引量:26
同被引文献
27
1
杨柏.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行为监管博弈分析[J]
.管理世界,2005,21(8):151-152.
被引量:26
2
靳景玉.
证券发行监管的博弈分析[J]
.西南金融,2006(3):13-15.
被引量:2
3
Chang, X. , S. Dasgupta, and G. Hilary, 2007, The effects of auditor size on financing decisions, working paper (Ha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ong Kong, and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Parkville, Vic. ).
4
马理.《国有金融机构的行为扭曲与监管制度的设计》,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年,第97页.
5
2009年《证监会年报》.
6
《关于保荐项目尽职调查情况问核程序的审核指引》.http://money.163.com/11/0826/06/7CC6JF8M00253B0H.html#from=relevant.
7
2009年颁布的《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第66条和第68条.
8
http ://news. xinhuanet, com/fortune/2011-06/08/c_121507773, htm.
9
DeAngelo, L. , 1981, Audit size and audit quality,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3, pp. 183-199.
10
Shapiro, C. , 1983, Premiums for high quality products as returns to reputation,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98 ,pp. 659-679.
引证文献
1
1
宁文昕.
基于现行保荐制度下创业板股票发行监管的博弈分析[J]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45-5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
1
1
蔡庆丰,刘锦.
保荐代表人“尽责”了吗?——基于上市前盈余管理与上市后持续督导的实证分析[J]
.投资研究,2014,33(6):93-106.
被引量:6
1
张大方.
浅析实现企业薪酬激励的方法[J]
.商场现代化,2006(05Z):249-249.
被引量:2
2
杨春霞,白宝光.
试论如何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J]
.北方经济(学术版),2006(12):39-40.
被引量:9
3
戚蕊,马文龙.
以人为本加强对国企员工的激励[J]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6(2):20-22.
被引量:2
4
李莉.
试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激励策略[J]
.商场现代化,2013(12):129-129.
5
李玲玲.
浅谈企业薪酬制度与员工激励[J]
.现代经济信息,2012,0(18):33-33.
被引量:4
6
轩诗成.
浅谈激励机制在国有企业管理中的运用[J]
.煤矿现代化,2008(2):94-95.
7
宋焕耀,李伟.
入世与给企业“松绑”[J]
.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2(9):36-37.
8
李苏玉.
供电企业有效激励机制的建立初探[J]
.人力资源管理,2012(12):82-82.
9
高汾勤.
对企业激励职工积极性的思考[J]
.经济师,2010(4):253-254.
10
姚艳飞,闵辉.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激励问题[J]
.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10):37-38.
全国商情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