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京派文学图景中“北京形象”的生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北京,在中国现代文学中,是如何进入文学视野的,具备着什么样的功能,以及"北京形象"的塑造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本文试图以此为务,重点从京派作家着手,来揭示这一复杂的生成过程,以长期寄居北京一隅的知识分子为例,去寻索北京记忆的点滴,勾勒她的文学轮廓,将之绘成一幅完整的图景,其间足以谛听知识分子的时代呻吟。
作者
张波
机构地区
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77-82,共6页
Journal of Huanggang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北京
沙漠
十字街头
避难所
古城
京派
分类号
I206.6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0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周作人.周作人代表作[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
废名.冯文炳选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
3
卞之琳.雕虫纪历(1930-1958)[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4
陈建军,冯思纯.废名讲诗[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5
刘洪涛.沈从文批评文集[M].珠海:珠海出版社,1998..
6
[日]永井荷风.永井荷风选集(一)[M].东京:筑摩书房,1979.
7
孙德高,陈国恩.
周作人与“江户情趣”——兼与永井荷风比较[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57(4):481-487.
被引量:2
8
张曼仪.《卞之琳》--中国现代作家选集丛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
二级参考文献
10
1
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7)[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2
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1)[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
3
永井荷风.永井荷风选集:(一)[M].日本东京:筑摩书房,1979..
4
兰波 王以培译.兰波作品集[M].北京:东方出版社,2000..
5
文泉子 周作人译.如梦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6
周作人 [日]文泉子 周作人译.引言[A].[日]文泉子,周作人译.如梦记[M].上海:文汇出版社,1997..
7
卜立德 陈广宏译.一个中国人的文学观[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8
钟叔河.周作人文类编[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1998..
9
冈崎义惠.美的传统[M].日本东京:弘文堂书店,1940..
10
永井荷风.永井荷风选集:(二)[M].日本东京:筑摩书房,1979..
共引文献
13
1
陕锦风.
沈从文文艺观初探[J]
.青海师专学报,2005,25(3):60-63.
2
田广.
中国现代写意小说初论[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1-3.
被引量:1
3
曹莹.
试论朱光潜文学批评对现代文学史的影响[J]
.甘肃社会科学,2008(2):61-64.
4
陶丽萍.
废名小说的死亡意识[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5):759-762.
5
杨春时.
现代性与中国的诗性浪漫主义[J]
.求是学刊,2009,36(1):97-102.
被引量:1
6
张学敏.
试论周作人对废名小说创作的影响——兼论周作人对乡土小说的倡导[J]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9,29(1):9-12.
7
李蕾.
京派作家的文体探索——以小说为论述重点[J]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5(6):51-55.
被引量:1
8
孙叶林.
承续久远的方言写作传统——现代湘籍作家泛方言写作动因论之二[J]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4):94-98.
被引量:1
9
何圣伦,何开丽.
苗族生命伦理观与沈从文的侠义叙事[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4):55-60.
被引量:4
10
刘保昌.
大块噫气:废名小说“传统”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68-73.
被引量:3
1
赵学佳.
邱华栋笔下的北京形象[J]
.宜宾学院学报,2010,10(8):62-64.
2
陈金星.
林语堂与西方“北京形象”话语的互动[J]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5):576-580.
3
韩松刚.
江南的诗意与失意的江南——新世纪江苏小说创作概论[J]
.当代作家评论,2015(5):154-161.
4
许辉.
二十世纪初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分析[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9):241-242.
5
吕超.
20世纪初期西方文学中的北京形象[J]
.江西社会科学,2008,28(3):111-114.
被引量:3
6
赵静.
文学图景中的公馆生活——论现代小说中的“公馆”意象[J]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63-67.
7
杨莼莼.
最是艰辛“两地书”——当下农村知识青年“进城”的文学图景[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6(9):76-77.
8
韩浩月.
我的写作生活[J]
.出版广角,2008(10):42-44.
9
庄园.
60年大地飞歌(之三:1970年代的歌)[J]
.四川文学,2009(9):61-67.
10
要颖娟.
《在北京最后的日子》中的北京形象——彼埃尔·洛蒂对北京的重塑[J]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1):103-105.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