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意图伦理抑或责任伦理——法治的伦理基础引论

Ethic of Conviction or Ethic of Responsibility——Introduction on the eth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law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法治的伦理基础是以意图伦理为基础与目的、以责任伦理为中介与手段的混合伦理,它来源并决定于人的自由意志的本性。法治的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结合,形成法治伦理的无形之手。我们需要意图伦理和责任伦理的结合,需要法治伦理的无形之手,来建设各尽其职、各尽其责、各享其利的正义的社会,即一个真正的长久的和谐社会。 The eth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law is mixed ethics,which the intent and purpose is ethic of conviction and the intermediary and means is ethic of responsibility.The eth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law is stemed from and deciced on the nature of free will.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ethic of conviction and the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of rule of law forms invisible hand of eth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law.We need the combination between the ethic of conviction and the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of rule of law,invisible hand of ethical basis of the rule of law,to build justice society,which fulfill their duties every body and enjoy their benefits every body,namely a real long-term harmonious society.
作者 苏仲庆
出处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89-93,共5页 Journal of Tianshui College of Administration
关键词 法治 自由意志 意图伦理 责任伦理 rule of law free will ethic of conviction ethic of responsibilit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6

  • 1(美)庞德.法理学(第一卷)[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72-73.
  • 2(俄)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人的奴役与自由--人格主义哲学的体认[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3.
  • 3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A].奥古斯丁.独语录[C].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389-411.
  • 4黄裕生.原罪与自由意志──论奥古斯丁的罪-责伦理学[J].浙江学刊,2003(2):5-15. 被引量:14
  • 5(德)康德.康德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172.
  • 6(德)格奥尔格·齐美尔.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216.

二级参考文献17

  • 1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 2.3(第2卷第3节,下面只注卷数和节数),德文译本第三版,Ferdinand Schoningh-Paderborn出版社,1961年,第50页,中文译本参见收入成涫民译的《独语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第110页.
  • 2奥古斯丁不满于摩尼教关于恶是实体且来源于实体的学说,就在于依此学说,一个人作恶便可以不负任何责任.奥氏最后放弃摩尼教而皈依基督教表明,他所要追问的恶是隐含罪责于自身的恶.参见其《忏悔录》卷5第10节,周士良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84页.
  • 3参见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1·34,上引德译本第44页.
  • 4《新约·哥林多前书》10:13.
  • 5我们不会把天体在星空中按某种轨道运行判定为善行,也不会把春蚕吐丝当作什么德行加以酬赏.但是,星空的和谐神妙,大自然的千奇百态,却显示了它们正好是按某种最好的尺度在自己位置上(an sich)存在着,好象是按最好的目的被安排在自己的位置上,因而它们的存在体现了"完成"和"完满",是绝对意义上的"好"即善的体现,这也是万物的美之所在.
  • 6《论自由意志》2·3,上引德译本第51页,中文本参见成涫民译《独语录》第110页.
  • 7这里我想区分行动的两种不同意义的后果,即"实际后果"和"评判后果".一个人把另一个人打伤,这一行动的"实际后果"就是肉体上和心里上的伤害,而"评判后果"则是这一行动受到(道德和法律上)的评判以及由评判给定的内容(比如惩罚).根据这一区分,"肇事者必须承担起行动后果"指的只能是"评判后果",而不是"实际后果".
  • 8对尘世意义的这种强调也许是基督教与佛教的一个根本性不同所在.
  • 9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2·3,上引德译本第50页,参见中文成译本《独语录》第110页.
  • 10参见奥古斯丁:《论自由意志》1·25,上引德译本第31页.

共引文献1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