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发挥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被引量:
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了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大决策,发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召开了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教育规划纲要》和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对高校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作者
李卫红
机构地区
教育部
出处
《高校理论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共5页
Theoretical Front In Higher Education
关键词
哲学社会科学
人才培养质量
育人功能
高校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人才强国战略
分类号
G642.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31
引证文献
6
二级引证文献
13
同被引文献
31
1
王秀英,孙颖杰.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与教育对策研究[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3):284-288.
被引量:7
2
郝孚逸.
实践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生命线和生长点[J]
.湖北社会科学,2001(7):15-16.
被引量:2
3
人民日报理论部."六个为什么"[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9.
4
李景田.在“中国马克思主义论坛2010”上的致辞[N].学习时报,2010-12-20(2).
5
约翰亨利.纽曼大学的理想[M]//杨东平.大学二十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9:36.
6
沈壮海.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困境与曙光: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管理评论(第2辑)[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124-125.
7
蔡蕴琦.根叔来宁演讲称:工资低逼得高校老师心“创收”[N].扬子晚报,2010-10-31(AIO).
8
唐慧敏.论高校薪酬激励机制构建--一以H学院为例[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13.
9
本书编写组.十八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7-18.
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3-11-16(2).
引证文献
6
1
朱军,季卫兵.
基于实践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平台建设研究[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5):86-87.
被引量:5
2
吴虹,赵丹.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实践解读[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267-271.
被引量:3
3
王海成.
推动理工农医类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做到“三个尊重”[J]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5):786-790.
被引量:1
4
蒙云龙.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属性的立德树人价值和建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4.
被引量:1
5
曲建武,吴云志.
发挥辅导员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中的育人作用[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228-231.
被引量:4
6
张宝强.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应把握的六个关键[J]
.思想教育研究,2017(5):118-121.
二级引证文献
13
1
朱军,刘德胜.
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实效性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14(2):160-162.
被引量:9
2
邵珺,方鸿志.
提高独生子女抗挫折能力的新探索——基于对“中国梦”包容性理解的视角[J]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6):567-571.
3
蒙云龙.
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属性的立德树人价值和建设[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4.
被引量:1
4
朱军.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16(2):96-99.
被引量:8
5
张硕.
高职院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教育的基本方法[J]
.中国培训,2017,0(8):231-231.
6
刘琳,季卫兵.
通识教育视域下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程改革路径探析[J]
.现代教育科学,2018(11):107-110.
被引量:2
7
刘在洲,唐春燕.
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契合性与对策[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9):64-66.
被引量:49
8
陈卓.
高校辅导员推进国学经典教育的育人作用探析[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7):128-130.
被引量:2
9
郭珍磊,倪娜.
“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及作用发挥[J]
.陇东学院学报,2021,32(6):131-134.
被引量:8
10
卢倩,李海凤.
新时代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教育探索研究[J]
.大学(思政教研),2022(3):9-12.
1
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工作研讨会在广州召开[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
2
侯志菲,张恩,朱志惠.
珠海独立学院大学生“五观”状况调查分析[J]
.现代交际,2014(3):244-245.
3
杨春丽.
关于构建技工学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
.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09(4):137-137.
4
张代宝.
当前我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
.学理论,2013(33):220-221.
被引量:4
5
李建民.
和谐社会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7,26(2):138-141.
被引量:3
6
李飞.
关于加强高校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4):48-49.
被引量:3
7
王民忠.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J]
.高校理论战线,2009(11):43-44.
被引量:2
8
王民忠.
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育人功能 推进形成高校德育整体合力[J]
.北京教育(德育),2010,0(1):5-6.
被引量:1
9
王志良.
坚持以人为本 构建和谐校园[J]
.交通职业教育,2007(3):4-5.
10
马伟涛.
和谐文化建设与中国高等教育的历史使命[J]
.高校后勤研究,2008,0(3):36-37.
高校理论战线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