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介绍了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发展及应用。
出处
《煤矿机械》
1999年第10期15-18,共4页
Coal Mine Machinery
同被引文献16
-
1李春英,樊运平.一种新型短壁开采设备—TY9FB型梭车[J].机械工程与自动化,2005(1):51-53. 被引量:5
-
2崔志荣.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在短壁机械化开采中的应用[J].陕西煤炭,2005,24(3):29-30. 被引量:1
-
3贾利国.蓄能器在液压系统中的节能应用[J].机电工程,2006,23(5):10-11. 被引量:9
-
4李兴中.液压设备管路维修手册[M].上海: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96..
-
5汪恺.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5..
-
6李状云.液压元件与系统[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
7唐经世.工程机械底盘[M].北京:人民铁道出版社,1981..
-
8杨朝鑫.液压系统动态性能与参数匹配[J].制造技术与机床,1997(5):12-15. 被引量:2
-
9铁道部物质管理局.工程液压元件简明手册[M].北京:铁道出版社,1980.60-62.
-
10从庄元.液压技术基本理论[M].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1989.1-2.
引证文献3
-
1张天然,魏栋梁,王悦勇.煤柱回收可行性分析[J].中国矿业,2010,19(6):82-84. 被引量:10
-
2郭猛.蓄能器在行走式液压支架上的应用[J].煤矿安全,2015,46(4):115-117.
-
3王金武,金英子,迟媛,赵匀.履带式稻(麦)联合收割机液压——机械式行走系统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1):117-120. 被引量:12
二级引证文献22
-
1李耀明,田进,赵湛,徐立章.联合收割机行走底盘变速箱齿轮的疲劳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27(4):106-110. 被引量:20
-
2楼锡银.新型履带自走式联合收割机液压—机械行走系统方案设计[J].现代农业科技,2012(5):262-263. 被引量:1
-
3李同荣,杨峰.曹家沟矿井煤柱安全回收的实践[J].能源技术与管理,2012,37(3):114-116. 被引量:3
-
4李耀明,叶晓飞,徐立章,庞靖,马征.联合收割机行走半轴载荷测试系统构建与性能试验[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6):35-41. 被引量:12
-
5赵勇.强突煤层高瓦斯工作面回收安全煤柱瓦斯综合治理技术[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1):193-194.
-
6曹付义,周志立,徐立友.履带车辆液压机械差速转向系统参数优化[J].农业工程学报,2013,29(18):60-66. 被引量:15
-
7张立辉,孙权,刘兆祥.大采高综采工作面回收两巷顶煤可行性研究[J].煤矿开采,2013,18(6):34-36. 被引量:4
-
8顾峰玮,胡志超,曹明珠,于向涛,钟挺,王海鸥.丘陵山区用轻简型4LZ―1.0Q稻麦联合收割机的研制[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4,35(2):148-154. 被引量:11
-
9高成良.矿井煤柱回收关键技术的研究[J].山西焦煤科技,2014,38(4):16-19. 被引量:3
-
10王刚,吴崇友,伍德林.通用型联合收割机独立割台液压传动系统设计[J].中国农机化学报,2015,36(3):34-38. 被引量:7
-
1黄陵矿区管委会.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煤在黄陵矿区的应用[J].陕西煤炭技术,1997(2):14-16.
-
2弗尔.,Α,李雷.房柱式开采过程中巷道交叉点顶板的动态移动[J].世界煤炭技术,1992(10):11-15.
-
3李刚,周凯.新型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研制与应用[J].煤矿机电,2009,30(6):56-58. 被引量:6
-
4左金忠.房柱式开采中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3(2):16-17. 被引量:4
-
5刘明远,刘成.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煤法的岩层控制问题[J].煤炭科学技术,1989,17(8):2-6.
-
6赵斌,成志锋,周凯,桑盛远.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虚拟样机仿真分析[J].矿山机械,2010,38(23):1-3. 被引量:3
-
7杨冬成,金伟,吴来福,张念钦.房采工艺配套设备XZ7000/22/43型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的应用[J].煤矿现代化,2003(4):35-36.
-
8赵耀东,赵帅.XZ7000/24.5/46型履带行走式液压支架[J].煤矿机械,2013,34(4):200-201. 被引量:3
-
9李芳成.连续采煤机房柱式采煤方法的岩层控制技术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J].矿山压力,1989(2):123-126. 被引量:1
-
10张振善,胡连根,薛军.对纳林庙煤矿房柱式采煤安全采留尺寸的分析[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0(4):87-89. 被引量: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