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2-53,66,共3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同被引文献277
-
1李绍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8(24):537-539. 被引量:3
-
2佟会玲,吕俊复.以案例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6(S1):39-42. 被引量:3
-
3边文洪,张建春.跆拳道选项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6,3(2):54-55. 被引量:6
-
4常淑敏,郭庆科.师范生心理素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6(3):22-24. 被引量:3
-
5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9,20(10):36-41. 被引量:46
-
6王能东.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初探[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3):53-57. 被引量:5
-
7纪宏.高师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研究及自杀危机干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26-33. 被引量:79
-
8马颖生.艺术体操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J].体育科学,1998,18(5):11-13. 被引量:26
-
9王增扩.农业院校大学生心理素质调查[J].青年研究,1998(12):24-28. 被引量:2
-
10高鸣涵.编辑心理素质三论[J].中国出版,1998(9):28-29. 被引量:8
引证文献54
-
1李绍明.女大学生心理素质模型的探析[J].科技信息,2008(24):537-539. 被引量:3
-
2李婷,杨洪.民主集中 人文管理——全国先进班集体管理实例[J].大家,2012(11):92-92.
-
3张婧,杨丹.浅谈高职院校班级创新管理[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0(8):245-245.
-
4林春成.中职学校德育现状分析及其对策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12):29-30.
-
5田益民.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结构浅析[J].传承,2008(6):54-55. 被引量:2
-
6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3,1(2):143-146. 被引量:150
-
7冯正直,张大均,范华泉.中学生心理素质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4,27(4):890-895. 被引量:38
-
8姜忠生,张文桥,王彬,朱小毛.女子防身术对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21(4):42-43. 被引量:9
-
9丁新胜.试论教师心理素质的内涵、结构与特征[J].贵州社会科学,2006(1):95-96. 被引量:11
-
10任丽鸿,姜宏志.浅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方法[J].大众科技,2006,8(3):155-155.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416
-
1陈旭,张大均,刘广增.小学生心理素质对问题行为的影响:移情和道德推脱的作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0(31):78-80. 被引量:2
-
2郝萍,潘彦谷.中学生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情绪调节策略的中介作用[J].教育科学论坛,2020(28):77-80. 被引量:5
-
3冯国涵,田澜,郑兴国,王应宗.初中生主观活力对心理素质的影响:生活满意度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4(17):84-87.
-
4田珍珍,王玲玲.疫情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与对策研究[J].心理月刊,2021(1):205-207. 被引量:4
-
5苏志强,马郑豫,张大均,马健云.童年期儿童应对方式发展的成因:特质论还是情境论?[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335-343. 被引量:7
-
6罗世兰,张大均,刘云艳.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影响: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心理素质的中介作用[J].心理发展与教育,2021,37(1):26-33. 被引量:17
-
7彭燕凌.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北极光,2020,0(1):162-163. 被引量:1
-
8郭纹廷.民族地区领导干部心理素质与压力管理作用机理研究——基于SEM的实证分析[J].贵州民族研究,2021,42(1):188-197. 被引量:1
-
9赵虎杰.大学生人身防卫必要性研究[J].中州建设,2019,0(5):76-80.
-
10孙蔚玲,张慧娟,汪月奔.基于模糊理论的医学生心理综合素质评价研究[J].医院管理论坛,2019(6):5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