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54-57,共4页
Educational Research and Experiment
同被引文献17
1 许燕.面向21世纪高师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J] .教育研究,1999,20(10):36-41. 被引量:45
2 江光荣.关于心理健康标准研究的理论分析[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3):49-54. 被引量:113
3 戴木才.论现代人健康的标准及其依据[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25(6):26-32. 被引量:2
4 翟永红.人生的五项全能——谈学生适应力的培养[J] .班主任之友(中学版)(上半月),2002,0(2):29-30. 被引量:1
5 崔红,王登峰.中国人的人格与心理健康[J] .心理科学进展,2007,15(2):234-240. 被引量:51
6 Mark D.Weist,MarciaRubin,ElizabethMoore,StevenAdelsheim,GordonWrobel.??Mental Health Screening in Schools(J)Journal of School Health . 2007 (2)
7 Jennifer Spratt,Janet Shucksmith,Kate Philip,Cate Watson.??’Part of Who we are as a School Should Include Responsibility for Well-Being’: Links between the School Environment, Mental Health and Behaviour(J)Pastoral Care in Education . 2006 (3)
8 刘华山.试析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与结构[J] .教育研究与实验,1999(4):52-53. 被引量:53
9 陈浩彬,苗元江.幸福与幸福的教育--基于积极心理学幸福观的思考[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32(3):45-48. 被引量:23
10 李建明.中国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与评价要素[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2):169-169. 被引量:9
二级引证文献6
1 李丽敏,龚娜.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承受力研究[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5(1):135-137.
2 李阳,谢威士.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内隐观研究[J] .心理技术与应用,2016,4(2):78-85.
3 杨玲,苏红婷,曹华,张燕,任静,杨晓惠.童年创伤对海洛因戒断者心理健康的影响:自我概念的中介作用[J]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18,27(5):349-356. 被引量:3
4 郭雅心,柯卓英.国际汉语教师志愿者心理调控能力的提升策略研究[J] .今传媒,2023,31(2):141-144.
5 肖汉仕.全民健心工程的保障机制研究[J]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16,11(6):481-485.
6 吕伟光.重庆市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素质的内隐观研究[J] .智库时代,2017,0(6):93-94.
1 郭连存.浅谈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J] .教育情报参考,2007(5):54-54.
2 彭文晓,王正福.论教育人文精神的遮蔽和显现[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6):30-32.
3 谭文芳.加强军校学员的心理疏导 关注个体内心的和谐[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4(2):126-128. 被引量:3
4 周幼林.案例研究与教师专业成长[J] .延安教育学院学报,2005,19(2):30-32.
5 焦莹莹.积极心理指导下的高职学生管理[J] .文教资料,2012(5):131-132. 被引量:2
6 赵洁.做一名好教师,先做一个阅读者[J]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2016(6):74-76.
7 曹惠.追寻体验的魅力——浅谈体验式教学在心理健康课的运用[J] .吉林教育(综合),2015,0(2X):103-103. 被引量:1
8 杨燕.产业结构调整对教育层次和科类结构的影响[J] .教育评论,2000(1):7-10. 被引量:17
9 孙元元.团体心理咨询对构建大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的有效性研究[J] .职业教育(下旬刊),2014,0(8):34-36. 被引量:1
10 王芸.如何充分发挥学校图书馆课程资源的优势作用[J] .宁夏教育,2010(5):3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