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图像中的“他者”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自我"与"他者"所标榜的二分逻辑结构在本质上是同一性思维使然的结果,由此决定了文明与蒙昧、正统与异端、男人与女人的差异被确立并延续了下来,它们作为同一性思维在种族、信仰、性别层面上的具体衍生物,经由视觉图像获得了不同程度地传播与表征。鉴于此,本文着力从上述三个方面,就图像与同一性观念的内在相关性分层加以评述,旨在强调图像作为由来已久的一种视觉符号,持续不断地与意识形态、政治权力、性别身体等范畴发生着关联,是我们解读"自我"与"他者"关系的重要凭据。
作者
董琦琦
机构地区
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语言文化系
出处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3-86,共4页
Fujian Tribune
关键词
图像
他者
自我
同一性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6
共引文献
6
同被引文献
14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8
参考文献
6
1
[英]彼得·伯克著,杨豫译.《图像证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19页.
2
Lawrence G..Duggan, " Was Art really the"Book of Illiterate"?" ,Word&Image(V),1989,pp.227-251.
3
[美]罗伯特·威廉姆斯著.《艺术理论:从荷马到鲍德里亚》,许春阳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48页.
4
[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林夕等译,浙汪摄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5
John Berger, Ways of Seeing, New York: Pen- guin, 1972, p.8.
6
《时尚的哲学》,第2-7,7-10,197,13,116页.[德]西美尔著,费勇等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年9月第一版.
共引文献
6
1
郭春林.
读图时代的文学处境[J]
.文艺争鸣,2006(6):16-23.
被引量:1
2
林科吉.
图像:历史记忆与文化表征——论图像作为第四重证据的效用[J]
.求索,2009(9):209-211.
被引量:2
3
杨贤宗.
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的根源与适用范围[J]
.新美术,2010,31(6):38-41.
被引量:15
4
唐英,瞿晓楠.
试析电视广告中时尚与流行的互动关系[J]
.当代传播,2013(6):85-86.
5
李磊.
冲决与弥合——摄影术发明之后西方视觉艺术的图像演变[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15(12):103-105.
被引量:1
6
袁宣萍.
古代绘画中的织物纹样及其意义[J]
.新美术,2016,37(4):73-80.
同被引文献
14
1
霍米.巴巴,生安锋.
黑人学者与印度公主[J]
.文学评论,2002(5):170-176.
被引量:14
2
刘禾,曹雷雨.
知识分子和批评思考的视域——W.J.T·米切尔教授访谈录[J]
.文艺研究,2005(10):87-99.
被引量:19
3
萨义德:《东方学》,王宇根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6页.
4
维特根斯坦,2003年.《哲学研究》,载《维特根斯坦全集》第8卷,涂纪亮译,河北教育出版社.
5
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第486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年版.
6
斯皮瓦克.《从解构到全球化批判》,陈永国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07,153页.
7
胡亚敏.
开放的民族主义——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之立场[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46(6):98-102.
被引量:13
8
杨晓平.
论马克思的类概念[J]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6(4):82-87.
被引量:5
9
刘保昌.
大块噫气:废名小说“传统”论[J]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9(4):68-73.
被引量:3
10
胡亚敏.
论差异性研究[J]
.外国文学研究,2012,34(4):39-45.
被引量:17
引证文献
2
1
肖祥.
西方后殖民批评中的多重“他者”[J]
.江汉论坛,2014(5):65-69.
被引量:8
2
汪茜.
浅析艺术史视野下图像阐释的衍变[J]
.艺术市场,2022(4):84-86.
二级引证文献
8
1
胡俊飞.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民族主体性观[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4(4):155-162.
2
洪芳,张小曼.
小说《等待》中他者在凝视中的宿命[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1):87-89.
3
刘钰芮.
“他者”奴役下的身份构建[J]
.校园英语,2019,0(26):252-252.
4
徐玲玲.
美国少数族裔的边缘生存——《僵尸》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今古文创,2022(44):19-21.
5
赵岩.
《王子的又一假期》和《五英亩处女地》中主人公的生存状态解读[J]
.海外英语,2022(19):208-209.
被引量:1
6
吴韬文.
汉斯贝瑞《阳光下的葡萄干》中的非洲形象与文化认同[J]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23,30(4):43-48.
7
徐治媛.
做不被定义的“他者”——论《美国佬》中女性形象的反叛[J]
.今古文创,2023(35):55-57.
8
邓平平,邹莉.
“他者”的悲歌——《野草在歌唱》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
.时代文学(下半月),2015,0(9):55-56.
被引量:1
1
刘雨阡.
读《儒林外史》有感[J]
.人生与伴侣(极品),2016,0(10):44-45.
2
李杨.
“好的文学”与“何种文学”、“谁的文学”[J]
.南方文坛,2003(1):10-12.
被引量:14
3
深雪.
只有女人悼念[J]
.幸福(下),2007,0(12):20-20.
4
刘润和.
描摹与回忆[J]
.飞天,2002(9):40-42.
5
姚晰频.
踏莎行·初夏[J]
.中华诗词,2012(9):41-42.
6
朱天奇.
《红楼梦》与《呼啸山庄》中的正统与异端[J]
.考试周刊,2013(22):33-34.
7
李春平.
遍地谎言[J]
.时代文学,2008(3):25-46.
8
符纯云.
初夏之夜(四章)[J]
.散文诗世界,2005,0(6):35-36.
9
张峰.
点滴集[J]
.杂文选刊(下半月),2011,0(8):23-23.
10
王世文.
背叛:悲剧的核心——评阿瑟·米勒的悲剧《推销员之死》[J]
.时代文学,2009(12):60-61.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