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口头诗学”理论中的史诗演述与文本流播——以彝族传统口头史诗为视角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口头性"(Orality)是"口头诗学"理论的核心概念,指与口头传播相关的特征和规律,它的范畴涵盖了口头诗歌的如下一些层面:诗歌的语言;诗歌的主题;诗歌的故事模式等。其基本特征包括并置、平行、冗赘复沓、重言修辞特征等。口头文学作品中"口头性"形成的前提是口头表演的特定语境,因而它是通过活态的口头表演呈现出来的。
作者
鲜益
机构地区
四川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理论与创作》
CSSCI
2011年第1期20-23,共4页
Criticism and Creation
关键词
口头诗学
史诗
传统
彝族
流播
文本
口头传播
故事模式
分类号
I207.9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25
同被引文献
116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7
1
Albert Bates Lord,Epic Singers and Oral Tradition.New York:Comell University Press,1991.p.12.
2
巴莫曲布嫫.
口头传统与书写传统[J]
.读书,2003(10):10-16.
被引量:26
3
吉郎伍野 阿牛史日 帕查达夫.《试述毕摩文化说唱艺术特征》[J].凉山民族研究,2001,.
4
Albert Bates Lord,Singer of Tale转引自Casey Du é.Performance and Performe::The Role of Tradition in Oral Epic Song.http://www.missouri.edu/-csottime/.
5
(瑞)沃尔夫冈·凯塞尔著,陈铨译.《语言的艺术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第28页、第41-42页.
6
Lord.Albert Bates.Singer of Tales转引自Casey DU é.Performance and Performer:The Role of Tradition in Oral Epic Song.http://www.missouri.edu/-csottime/.
7
摩瑟磁火.
论凉山彝族毕摩经典[J]
.凉山大学学报,2000,2(4):34-39.
被引量:1
共引文献
25
1
邱婧.
彝族当代诗歌群的海外传播及研究——以美国学者马克·本德尔的个体学术史为中心[J]
.阿来研究,2022(2):61-69.
2
黄龙光.
彝族民间经唱歌诗传统及其诗教诗论解读[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9,25(11):23-26.
被引量:2
3
鲜益.
民间文学:口头性与文本性的诗学比较 ——以彝族史诗为视角[J]
.艺术广角,2004(5):40-42.
被引量:3
4
刘银良.
史诗作品的法律保护[J]
.政法论坛,2006,24(1):116-125.
被引量:2
5
易凌云,庞丽娟.
论教师个人教育观念的形成机制[J]
.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9):42-46.
被引量:11
6
韩高年.
上古授时仪式与农事诗——以《夏小正》、《七月》、彝族“根谱”为例[J]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6):39-42.
被引量:2
7
杨玉成.
符号的互动——蒙古族近代说唱艺术传统中的书写与口传[J]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6(4):67-75.
被引量:3
8
黄龙光,杨晖.
彝族民间歌谣及其歌诗传统[J]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0,25(2):66-74.
被引量:2
9
仝艳锋.
论民族文献遗产内涵信息的生存环境——以纳西族东巴文献遗产为例[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2(2):100-106.
被引量:3
10
郎雅娟.
侗族“君”体文学的叙事传统及生成[J]
.民族文学研究,2011,29(4):74-82.
同被引文献
116
1
陈显锋.
论《水浒》女性空间存在程式[J]
.孝感学院学报,2007,27(5):33-36.
被引量:1
2
李玲珑.
论元代四大爱情剧情节程式的民俗文化特点[J]
.艺术百家,2006,22(7):16-19.
被引量:2
3
尹虎彬.
史诗观念与史诗研究范式转移[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5(1):124-131.
被引量:15
4
尹虎彬.
在古代经典与口头传统之间——20世纪史诗学述评[J]
.民族文学研究,2002,20(3):3-9.
被引量:11
5
程瑶,宁梅.
活在民间的“口头诗学”——裕固族民间叙事诗《黄黛琛》程式透析[J]
.时代文学,2008(7):151-152.
被引量:2
6
秋喜.
论《格斯尔》史诗的口头叙事传统--以《圣主格斯尔可汗》的时间程式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2012(1):92-98.
被引量:4
7
朝戈金.
朝向21世纪的中国史诗学[J]
.国际博物馆,2010(1):135-146.
被引量:18
8
尹虎彬.
口头诗学关于“歌”的概念──以《奥德赛》的多重故事结构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1999,17(4):83-87.
被引量:2
9
尹虎彬.
口头诗学的本文概念[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3):89-93.
被引量:8
10
傅谨.
程式与现代戏的可能性[J]
.艺术百家,1999,15(4):61-66.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高荷红.
口头传统·口头范式·口头诗学[J]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5):167-178.
被引量:3
2
张立玉.
基于口头诗学视角的纳西族东巴经典籍英译探究——以叙事长诗《鲁般鲁饶》英译为例[J]
.民族翻译,2020(3):75-81.
被引量:4
3
田野.
彝族傩戏撮泰吉中的表演及准音乐现象[J]
.艺术探索,2021,35(3):62-71.
被引量:2
4
李楠.
接受美学视域下史诗的演述与接受[J]
.社会科学论坛,2022(2):100-109.
二级引证文献
9
1
翟崇光,张海城.
当代中国少数民族史诗学研究史述评[J]
.阿来研究,2019,0(1):192-215.
被引量:1
2
郭翠潇.
口头程式理论在中国的译介与应用——基于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文献的实证研究[J]
.民族文学研究,2016,34(6):120-132.
被引量:17
3
朱刚.
哈佛大学燕京学社与中国口头传统研究的滥觞——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为例[J]
.民族文学研究,2018,36(6):69-80.
被引量:3
4
钱阳.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论典籍英译——以辜鸿铭《论语》英译本为例[J]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9(2):109-112.
5
张志刚,张子傲,常芳.
中国民族典籍英译研究现状分析[J]
.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24(6):541-545.
6
吴珍.
纳西诗歌《鲁般鲁饶》叠词英译策略[J]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44(8):56-60.
7
张朦.
纳西史诗《鲁般鲁饶》的修辞英译策略[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23(5):218-222.
8
郑磊,杨再旺.
传承、困境与路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民族舞蹈——以“撮泰吉”为案例视角[J]
.红河学院学报,2024,22(3):21-26.
9
付宜玲,刘欣怡.
论彝族傩戏“撮泰吉”中的人物形象塑造[J]
.戏剧之家,2024(14):28-30.
1
鲜益.
民间文学:口头性与文本性的诗学比较 ——以彝族史诗为视角[J]
.艺术广角,2004(5):40-42.
被引量:3
2
尹虎彬.
口头文学研究中的程式概念[J]
.民间文学论坛,1996(3):57-64.
被引量:20
3
胡继成.
口头诗学的中国“旅行”——一个比较诗学的个案考察[J]
.理论界,2016(3):110-116.
被引量:1
4
民族文学关键词[J]
.民族文学研究,2004,22(4):140-140.
5
尹虎彬.
口头诗学的本文概念[J]
.民族文学研究,1998,16(3):89-93.
被引量:8
6
杨竹剑.
金圣叹“诗在字前”说文抄[J]
.读书,2004(4):152-152.
7
朝戈金.
“多长算是长”:论史诗的长度问题[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2(5):129-136.
被引量:24
8
余光中.
红娘青鸟换手机(外一篇)[J]
.文学界(原创版),2008,0(1):37-40.
9
孙君飞.
“蓝房子”和诗人们[J]
.世界文化,2015,0(4):34-36.
10
刘荣书.
忏悔者[J]
.广州文艺,2016,0(11):86-96.
理论与创作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