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探索经络(8)——腧穴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腧穴的特异性并不在于其特异的组织结构,甚至说没有什么特异的组织结构,而是在于刺激它可以产生特异的生理功能。特异性在于位于穴位点的群痛觉传入神经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腧穴代表的应该是经络网中"径"或者干道一端在网上的附着点。这个附着点集合了大量的经络神经传入终末,而这些神经的周围端就是腧穴。
作者
方胜林
机构地区
海拉尔铁路防疫站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2期9-10,共2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关键词
探索经络
腧穴
穴位
中间神经
胶质层
分类号
R224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3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3
1
穆祥,段惠琴,陈武,高立云,杨佐君.
腧穴实质与微血管相关的生理学研究[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1,7(12):47-52.
被引量:49
2
王淑友,张栋,朱元根,马惠敏,叶燕燕,李顺月.
穴位温度与电阻相关关系的研究[J]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5-6.
被引量:20
3
吕越.
部分疾病与背部经穴超微弱发光的强度的实验研究[J]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20(3):43-43.
被引量:10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穆祥,谢仲权.
腧穴组织学研究回顾及腧穴实质之推测[J]
.中国兽医杂志,1994,20(11):40-43.
被引量:9
2
张栋,付卫星,王淑友,魏正岫,王凤玲.
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J]
.针刺研究,1996,21(3):63-67.
被引量:55
3
吕洪江.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影响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6,5(1):26-26.
4
修瑞娟 Marcos I.微血管自律运动的研究I微血管自律运动的连续动态观察及电子计算机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1985,65:129-135.
5
修瑞娟,中华医学杂志,1988年,68卷,9期,489页
6
吕宏江,上海针灸杂志,1986年,65卷,1期,26页
7
修瑞娟,中华医学杂志,1985年,65卷,3期,129页
8
祝总骧.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9
修瑞娟 程军 张静.针刺对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88,(9):489-489.
10
张隆山.经穴电阻特性测量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针灸,1985,5(6):301-301.
共引文献
73
1
杨晗,林芷羽,李涓,徐桂兴,周俊,赵凌,梁繁荣.
冠心病穴位敏化现象与规律探讨[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1,23(8):2768-2776.
被引量:7
2
章文春,吴选辉,刘争强.
基于气论的经络实质探析[J]
.中华中医药杂志,2019,34(12):5533-5536.
被引量:19
3
刘芳,黄光英.
激光多普勒技术在针灸、经络研究中的应用[J]
.山东中医杂志,2007,26(1):9-11.
被引量:2
4
范志勇,陈利国.
久病入络为瘀的刺灸思路[J]
.针灸临床杂志,2010,26(4):61-63.
被引量:5
5
徐斌.
刺络放血疗法的血管生物学基础[J]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4):5126-5127.
被引量:104
6
秦鹏民,许金森.
经络与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J]
.河南中医,2005,25(1):81-83.
被引量:4
7
张涛,穆祥,黄会岭,索占伟,刘易通,尹龙.
微血管内皮细胞在中医学研究中的地位探讨[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5,11(5):391-393.
被引量:9
8
王欣.
经络的人体定向水环境调控体系学说(英文)[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7):246-247.
被引量:2
9
王欣.
针刺穴位与经脉血气运行的功能及其物质基础[J]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4):142-143.
被引量:3
10
魏育林,屠亦文.
经络及腧穴的生物物理学特性的研究进展[J]
.中国针灸,2005,25(11):817-819.
被引量:24
1
方胜林.
探索经络(7)——经络Ⅰ[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1):122-124.
2
方胜林,方立新.
探索经络——气[J]
.亚太传统医药,2008,4(10):9-11.
被引量:1
3
方胜林.
探索经络(13)——经络Ⅲ[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3):170-171.
4
方胜林.
探索经络(10)——经络Ⅱ[J]
.亚太传统医药,2011,7(4):140-141.
5
薛崇成.
形成我经络神经论点的依据[J]
.中国针灸,1992,12(4):17-21.
被引量:14
6
方胜林.
探索经络——浅析阴阳[J]
.亚太传统医药,2009,5(2):16-18.
7
伦轼芳.
浅谈足部按摩施术中的技巧[J]
.双足与保健,2005(1):36-37.
8
方胜林.
探索经络(14)——衰老Ⅱ[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6):210-211.
9
方胜林,孙炳霞.
探索经络(15)——功能性消化不良[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1):202-203.
10
方胜林,方立华.
探索经络(16)——内脏易激疾病[J]
.亚太传统医药,2012,8(10):194-195.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