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探索经络(8)——腧穴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腧穴的特异性并不在于其特异的组织结构,甚至说没有什么特异的组织结构,而是在于刺激它可以产生特异的生理功能。特异性在于位于穴位点的群痛觉传入神经具有"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特点。腧穴代表的应该是经络网中"径"或者干道一端在网上的附着点。这个附着点集合了大量的经络神经传入终末,而这些神经的周围端就是腧穴。
作者 方胜林
出处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2期9-10,共2页 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二级参考文献14

  • 1穆祥,谢仲权.腧穴组织学研究回顾及腧穴实质之推测[J].中国兽医杂志,1994,20(11):40-43. 被引量:9
  • 2张栋,付卫星,王淑友,魏正岫,王凤玲.经脉温度特性的红外热像图显示[J].针刺研究,1996,21(3):63-67. 被引量:55
  • 3吕洪江.针刺对微循环血流影响的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1986,5(1):26-26.
  • 4修瑞娟 Marcos I.微血管自律运动的研究I微血管自律运动的连续动态观察及电子计算机分析[J].中华医学杂志,1985,65:129-135.
  • 5修瑞娟,中华医学杂志,1988年,68卷,9期,489页
  • 6吕宏江,上海针灸杂志,1986年,65卷,1期,26页
  • 7修瑞娟,中华医学杂志,1985年,65卷,3期,129页
  • 8祝总骧.针灸经络生物物理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9..
  • 9修瑞娟 程军 张静.针刺对微血管自律运动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1988,(9):489-489.
  • 10张隆山.经穴电阻特性测量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针灸,1985,5(6):301-301.

共引文献7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