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新时期如何加强大学生德育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德育是我国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使命,是大学生良好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关键。因此,不断改善和解决大学生德育中存在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对探索新时期大学生德育的新途径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
张红梅
机构地区
铁岭广播电视大学
出处
《教师》
2011年第5期8-8,共1页
Teacher
关键词
大学生
德育
传统文化
分类号
G641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5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陆剑杰.
核心价值体系的选择对价值哲学研究的启示[J]
.学术研究,2007(12):17-23.
被引量:9
2
史裕曙,许文芬.
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思考[J]
.职业圈,2007(03X):101-102.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张迪.
浅谈大学生心理教育的措施[J]
.大众科技,2006,8(1):156-157.
被引量:21
2
石文山.
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活性[J]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8(1):73-76.
被引量:7
3
郑伟.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刍议[J]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21(1):72-74.
被引量:6
4
黑格尔.历史哲学[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4.930.
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8、64、78、136、53、65、51.
8
刘乃强.“北京共识”有普世价值?[N].信报,2005-2-8.
9
谢地坤主编.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7卷上)[M].南京:凤凰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10
肯尼恩·阿罗.社会选择与个人价值[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
共引文献
15
1
王云玲.
高职辅导员思想政治工作中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方式与途径研究[J]
.大家,2010(2):140-140.
被引量:4
2
陈群辉.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
.机械职业教育,2007(11):12-13.
被引量:2
3
方文,朱瑜,张莹莹.
论传统文化与新时期大学生德育教育[J]
.黑河学刊,2008(5):110-113.
被引量:3
4
尤世红.
构建以人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7(1):70-72.
被引量:4
5
常素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价值本质的三维向度分析[J]
.广西社会科学,2010(4):10-12.
被引量:1
6
常素梅.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爱的行为”实践教育探索[J]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2):32-35.
被引量:2
7
常素梅.
高职院校“爱的行为”实践教育探索——以常州市广播电视大学为例[J]
.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1):69-71.
被引量:2
8
卢海英.
对大学德育教育的几点思考和建议[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8,5(12):85-85.
9
侯勇,王建润.
论价值哲学视野下普世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破”与“立”[J]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4(4):5-9.
被引量:6
10
亓光,杨海蛟.
无法和解的政治价值——20世纪自由主义和社会主义关于政治价值争论的实质[J]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0(11):50-54.
被引量:2
同被引文献
3
1
侯博.
浅谈新时期大学生道德教育[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72-72.
被引量:1
2
庄绪春.
谈加强大学生德育工作[J]
.科技创新导报,2011,8(11):195-195.
被引量:1
3
吴苏苏.
基于90后大学生的德育实效性探讨[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3):104-106.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1
1
蔡磊.
大学生德育的现状及对策[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36):37-39.
1
姚雪华.
浅论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人格教育[J]
.考试周刊,2014,0(86):120-120.
2
平雷娟.
重视德育教育,塑造学生良好人格[J]
.考试周刊,2014(29):161-162.
被引量:1
3
蔡晓阳.
塑造学生良好人格的策略[J]
.教学月刊(中学版),2013(12):54-55.
4
龙瑞平.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策略分析[J]
.青年时代,2016,0(9):224-224.
5
邓斐.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价值观教育研究[J]
.初中生优秀作文,2015,0(17):46-46.
被引量:1
6
石杰.
对继续教育的再认识[J]
.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5):116-117.
7
关静芳.
成功教学的三要素[J]
.黑河教育,1998(1):18-19.
8
刘月.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4,0(31):50-50.
被引量:2
9
张翠琴,王祎玲.
浅谈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
.学周刊(上旬),2014(6):73-73.
10
任华.
培养幼儿的良好人格[J]
.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1(8):108-108.
教师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