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案不同判”民事案件的检察监督
被引量:
10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事审判活动中"同案不同判"现象大量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司法权威,影响了司法机关的公信力。但"同案不同判"有其存在的合理因素,本文从"同案不同判"的界定入手,探讨了"同案不同判"民事检察监督的对象,并提出了"归类拔高"式的"同案不同判"的民事检察监督方法,以期在民事检察监督中实现对"同案不同判"案件的正确监督、理性监督。
作者
金石
王春慧
机构地区
甘肃省人民检察院
出处
《人民检察》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6-59,共4页
People's Procuratorial Semimonthly
关键词
同案不同判
同案同判
检察监督
分类号
D925.1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31
同被引文献
48
引证文献
10
二级引证文献
39
参考文献
4
1
钱伟放 张永胜 张心恬.《浅议民事审判“同案不同判”中的认识差异成因》[J].上海检察研究,2006,(7).
2
乌国珍 邵怡.《试论民事行政审判“同案不同判”问题进行监督之必要性及可行性》[J].上海检察研究,2004,(3).
3
汤维建.
论中国民事行政检察监督制度的发展规律[J]
.政治与法律,2010(4):2-12.
被引量:31
4
甄贞主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难点与对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254页以下.
二级参考文献
2
1
汤维建.《民事诉讼之诉中监督菱形结构论》,《检察日报》2008年5月22日.
2
乌国珍,邵怡.《创新直辖市民行法律监督思路-试论直辖市民检部门开展民事行政审判‘同案不同判’一类问题监督的必要性及可行性》,载甄贞主编.《民事行政检察监督难点与对策研究》,法律出版社2009年版,第383页.
共引文献
31
1
朱梦妮.
行政权检察监督的三种模式[J]
.社会科学家,2022(5):124-131.
被引量:7
2
金石.
我国民事抗诉监督事由分析及司法实践[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1(6):113-121.
3
张智辉,张雪妲.
探索“检察”真谛 促进制度建设——2010年检察理论研究回眸[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19(1):49-60.
被引量:1
4
曾涛.
类案监督:拓展量刑监督空间[J]
.人民检察,2011(3):67-69.
被引量:2
5
刘恒,张璐璐.
从实践层面审视民事检察监督的困惑及对策[J]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4(2):23-25.
6
谢君.
行政诉讼检察监督现状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讨[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1(26):178-179.
被引量:4
7
韩清怀,杨广玲.
论调解制度在民事检察监督中的引入[J]
.法商研究,2012,29(2):128-133.
被引量:1
8
胡火箭,曾涛,王恰.
类案监督:“类案”之建构及“监督”之途径[J]
.宁夏社会科学,2012(3):14-18.
被引量:1
9
胡火箭,曾涛.
类案监督之途径[J]
.人民检察,2012(10):21-23.
10
杨奕.
论民事行政诉讼检察监督体制的独立化发展[J]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26(5):148-154.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8
1
刘鸿芸.
开展民事类案监督的实践与效果[J]
.中国检察官,2013(13):67-69.
被引量:4
2
崔敏.
“判例法”是完备法制的重要途径[J]
.法学,1988(8):8-12.
被引量:17
3
李捷枚.
少数民族养老保障方式的影响因素及启示——基于完善政府养老保障政策的角度[J]
.贵州民族研究,2014,35(10):37-40.
被引量:6
4
李耀,李友军.
三种方法做好类案监督[J]
.人民检察,2005(03X):60-60.
被引量:2
5
张杰.
论德沃金“作为整体的法律”理论[J]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7(3):44-50.
被引量:7
6
张卫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修改之我见[J]
.法商研究,2006,23(6):54-62.
被引量:25
7
[美]本杰明·卡多佐.《司法过程的性质》,苏力译,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
8
唐莹莹,陈星言.
构建人大对司法的类案监督制度[J]
.人大研究,2007(11):6-10.
被引量:3
9
陈光中.《审判问题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75页.
10
百度百科.公开审判[EB/OL].(2015-05-08)[2015-05-18]http://baike.baidu.com/link?url=Wh E4Etb0JVHSA6MHGuf_Gi Kl F5-Ddw Hry2yau CQshd2w G3Uv Le BGl Zx Pq7f Qj KU4.
引证文献
10
1
吕建设.
论检察机关监督民事庭审活动的内容[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5):130-130.
2
林莹.
对民事纠纷“同案不同判”的法律监督[J]
.中国检察官,2014(4):11-14.
被引量:3
3
程森.
同案不同判现象研究[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4(4):67-70.
4
崔红丽.
民事案件“同案不同判”检察监督路径探析[J]
.天津检察,2016,0(2):28-30.
5
姚明,陈广明.
“常回家看看”的困境与破局: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保障的实证分析[J]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4):107-116.
被引量:13
6
阮堂辉,陈俊宇.
“同案不同判”现象的内在逻辑与治理路径[J]
.学习与实践,2018,0(7):71-77.
被引量:7
7
何然.
“同案不同判”中“同案”之界说[J]
.职工法律天地(下),2017,0(2):104-104.
8
崔红丽.
浅议民事案件“同案不同判”检察监督路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30):47-48 54.
被引量:1
9
朱永进.
论民事诉讼类案监督[J]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21,36(6):92-99.
被引量:1
10
金庆微.
数字检察引领下民事诉讼类案监督的实践与发展[J]
.中国检察官,2021(11):41-44.
被引量:15
二级引证文献
39
1
陈婕.
基于执行文书的大数据法律监督[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4,32(2):86-101.
2
刘品新.
论大数据法律监督[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23,31(1):76-92.
被引量:28
3
刘品新.
大数据法律监督的治理逻辑[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23(3):90-105.
被引量:9
4
高松琼,唐东楚.
法治视角下老年人精神赡养权益保障实证研究——以206份裁判文书为分析样本[J]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20,37(4):18-23.
被引量:2
5
张娜瑞.
论“同案不同判”现象的法理逻辑及其因应[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22(2):68-85.
被引量:1
6
范玉吉,张潇.
司法报道失当对司法公正的影响——以“南北稻香村案”的报道为例[J]
.今传媒,2019,27(4):1-5.
被引量:2
7
郭忠.
试论“孝老”权利的法律化[J]
.学术界,2019(4):117-126.
被引量:6
8
唐丹.
浅谈道德法律化的界限问题[J]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8(4):79-84.
被引量:4
9
崔红丽.
浅议民事案件“同案不同判”检察监督路径[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5,0(30):47-48 54.
被引量:1
10
王鹏飞.
“同案不同判”的反向审视与规则建构——基于刑事责任本体论的思考[J]
.河北法学,2020,38(1):126-137.
被引量:7
1
黄军峰.
格式合同及其规制[J]
.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3):52-55.
2
马保利.
完善人大监督 增强监督实效[J]
.公民与法治,2010(21):29-30.
3
李晓华.
浅谈党组织对干部的监督[J]
.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1,17(3):20-21.
被引量:1
4
于新恒.
简论新时期加强党内监督的途径[J]
.新长征,1996(8):37-38.
5
朱建敏,张帆.
论人大对司法机关的个案监督[J]
.重庆社会科学,2001(4):6-8.
6
吴兴荃.
努力开创人大监督工作新局面[J]
.公民导刊,2008(8):51-52.
7
张晨菲.
试论加强党内监督机制提高党的执政水平[J]
.魅力中国,2011(18):297-297.
8
李丕政.
试论如何加强检察机关的内部监督[J]
.魅力中国,2010(23):150-150.
9
王恩来.
依法规范人大监督工作[J]
.辽宁人大,2011(9):12-12.
10
岳宣义.
改革完善监督方法是源头惩治司法腐败的重要举措[J]
.中国监察,2003,0(11):9-9.
人民检察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