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贪污、挪用公款案件的财务特征研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2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84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归还的,是挪用公款罪。
作者
胡绍宝
机构地区
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检察院
出处
《犯罪研究》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Chinese Criminology Review
关键词
挪用公款案件
贪污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财务特征
国家工作人员
数额较大
第384条
归个人使用
分类号
D924.392 [政治法律—刑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22
1
储槐植,梁根林.
贪污罪论要——兼论《刑法》第394条之适用[J]
.中国法学,1998(4):81-87.
被引量:26
2
周红梅.
职务犯罪中的共同犯罪[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1991,13(4):37-40.
被引量:26
3
张小虎.
身份犯与共犯罪刑论[J]
.中外法学,2005,17(3):338-351.
被引量:9
4
周永坤.
权力结构模式与宪政[J]
.中国法学,2005(6):3-15.
被引量:63
5
肖中华.
也论贪污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J]
.法学,2006(7):136-144.
被引量:28
6
潘德冰,严鹏飞著.《权力结构论》,国际文化出版社2010年版.
7
李素玮.
受贿后为贪污提供帮助的行为定何罪[J]
.中国检察官,2010(16):47-48.
被引量:1
8
王蓓.
贪污罪与受贿罪的司法实务区分[J]
.人民司法,2010(24):51-53.
被引量:6
9
包正,姜伟.
征地拆迁领域涉罪问题研究[J]
.犯罪研究,2011(6):81-86.
被引量:2
10
张斌,张本勇.
身份犯及其共犯的定罪与量刑[J]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1):60-73.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5
1
王超.
国有银行信贷员骗用贷款行为如何定性[J]
.中国检察官,2013(22):24-26.
2
王超.
行为人对非在自己控制下的公款是否具备挪用可能[J]
.中国检察官,2013(24):52-54.
3
王超.
论挪用公款罪的“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权力结构体系的视角[J]
.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10):33-38.
被引量:2
4
孙国祥.
征地拆迁领域中的共同贪污犯罪研究[J]
.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4,1(2):1-11.
被引量:12
5
袁建伟,黄弘毅.
“骗取型贪污罪”的行为构造与规范评价[J]
.社会科学动态,2022(11):43-49.
二级引证文献
14
1
赵桐,刘艳红.
职务犯罪身份要素的认定、射程与机能——以“勾结型”共同骗取国家补偿款为视角[J]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56(5):33-38.
2
张明楷.
通过职务行为套取补偿款的行为性质[J]
.法学评论,2021(2):25-38.
被引量:6
3
段奇,王雪霜.
关于内外勾结骗取公共财产的定性辨析[J]
.公民与法(审判版),2018,0(10):16-18.
4
刘伟琦.
寿尔智颗粒制备及治疗血管性痴呆80例临床观察[J]
.当代法学,2015,29(6):56-67.
被引量:9
5
吴广哲.
共同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的犯罪形态[J]
.人民司法,2017(4):40-43.
6
孙国祥.
内外勾结骗补行为的定性研究[J]
.人民检察,2017(15):5-10.
被引量:4
7
王川平,徐威.
与国家工作人员勾结侵吞公共财产的行为定性[J]
.中国检察官,2018(2):60-62.
8
李怀宇.
“内外勾结”骗取拆迁补偿款的法律认定[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7,0(10):95-95.
被引量:1
9
薛铁成.
套取科研经费刑法规制的再思考[J]
.西部法学评论,2020(3):102-116.
10
薛铁成.
生产、销售不合标准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刑法适用问题研究——以疫情期间相关案例为视角的展开[J]
.甘肃政法大学学报,2020(6):91-100.
1
魏娟玲.
立法解释对挪用公款罪中“归个人使用”的解释之弊端[J]
.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04(3):5-7.
2
余斌.
关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的思考[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7(4):116-118.
3
张彦华.
论挪用公款罪的客观方面[J]
.决策探索,2005(9):53-53.
被引量:1
4
刘勇.
多次挪用公款并归还数额能否累计[J]
.中国检察官,2017(6):78-78.
5
孙国祥.
挪用公款给单位使用的性质与认定[J]
.法学,2002(7):40-42.
被引量:6
6
张兆松.
论挪用资金罪中的“他人”之含义——兼谈挪用公款罪的立法完善[J]
.检察实践,2000(4):49-50.
7
何宇.
浅析公益组织的财务特征与监督机制的建立[J]
.价值工程,2012,31(16):327-328.
被引量:1
8
曾乐非.
如何理解挪用公款罪中的"归个人使用"——兼评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对刑法第384条第1款“归个人使用”的解释[J]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11(2):29-34.
被引量:2
9
刘树群.
论对“挪用公款不退还”的修订[J]
.学习与实践,1998(12):51-52.
10
刘清生.
浅议挪用公款罪的有关问题[J]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18(6):25-26.
被引量:7
犯罪研究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