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传统民俗文化的变通——以江苏传统民俗为例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民俗文化正面临着多元文化形态、发达网络信息、新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冲击,传统民俗正发生变革迁、变革,乃至消失。传统民俗只有经过变通,适应潮流和当下社会,才能长久。传统民俗变通可从变通的主动性、内容的时代性、语言的普适性、艺术的创新性四个方面体现。通过变通,传统民俗可取得相应社会效应:有利于更好地保护传统民俗;有利于丰富民俗文化的内涵;有利于传统民俗焕发新活力;有利于激发群众参与的兴趣。
作者
司马周
机构地区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中文系
苏州大学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8-70,共3页
Seeker
关键词
传统民俗
文化
变通
分类号
G122 [文化科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11
共引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21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9
参考文献
11
1
(美]莱斯利·A·怀特.《文化的科学·序言》,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2页.
2
《庙会民俗文化的大舞台》: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9031714091/.
3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2007年10月24日,http://news.xinhuanet.com.
4
《年味儿十足的南京民俗文化艺术节》:http://gb.cri.cn/27824/2010/02/26/3365s2768124.htm.
5
《无锡惠山泥人文化第一景:大阿福》:http://unn.people. com. cn/GB/7884751, html.
6
《惠山泥人的创新者一高标》:http://www.56china.com/2009/0313/1439. html.
7
《金坛市:“中国民间艺术(刻纸)之乡”举办“国际剪纸艺术展”》:http://cszx.city188.net/indexpage/dtxx.asp?newsid=145.
8
《让金坛刻纸走向世界》:http://epaper.cz001.com.cn/sitel/czrb/html/2009 - 03/23/content_187398. htm.
9
《民俗学与中国民俗学》:http://www.chinesefolklore.org.cn/web/index.php?ChannellD=161.
10
《民俗保护需要群众广泛参与》.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0-06/17/content_13684773.htm.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6.
2
(美)曼纽尔·卡斯特 夏铸九 王志弘等译.网络社会的崛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
庄孔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127.
4
(美)弗雷德里克·詹姆逊著,胡亚敏等译.《后现代性中形象的转变》.《文化转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91-131页.
5
(美)克利福德·吉尔茨.地方性知识——阐释人类学论文集[C].王海龙,张家碹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6
(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李猛,李康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7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人类学——巫术·宗教·艺术·神话[M].陆晓禾,黄锡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
8
(美)曼纽尔·卡斯特.网络星河:对互联网、商业和社会的反思[M].郑波,武炜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9
陈原.语言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0
周易·系辞下(卷八)[A].(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3.
共引文献
21
1
朱沁夫.
论区域文化的产业传承[J]
.广义虚拟经济研究,2010,1(1):77-82.
被引量:1
2
唐磊.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数据库建设与数字化现状[J]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下),2013(2):192-192.
被引量:5
3
刘威.
全球经济失衡的调整重心及中国的参与策略[J]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1(4):459-463.
被引量:5
4
王代莉.
梁启超文化调和论思想初探及思考[J]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2009(4):66-68.
5
彭未名,丁辉霞.
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行政伦理构建[J]
.太平洋学报,2009,17(10):47-53.
被引量:7
6
陈山榜,黑文净.
大力发展高中有助于解决我国面临的经济问题[J]
.教育评论,2009(5):16-19.
7
朱沁夫.
区域产业结构与文化传承[J]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0,2(1):103-109.
被引量:1
8
罗正副.
实践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重要方式——基于布依族案例的思考[J]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45-47.
被引量:2
9
张淑梅.
草原文化核心理念与文化品牌打造[J]
.前沿,2010(19):134-139.
被引量:4
10
黄瑛.
整合区域文化资源 实现广西动漫产业创新发展[J]
.当代电影,2012(6):158-160.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
21
1
姜玉泽.
舞狮运动的形成与现代舞狮的特点[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28(5):612-613.
被引量:29
2
马克思·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
3
吕冀平 戴昭铭 张家骅.惯用语的划界和释义问题[J].中国语文,1987,(6).
4
陶立皤.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5
黄益苏.中国舞狮的源与流[J].体育文史,2000(01):45-46.
6
任欢.跨江发展新浦口永宁侯冲手狮舞:在传承与发展中走向未来[N].南京日报,2010-7-16A04.
7
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南京地方志[DB/OL].[2014-03-12].http://njdfz.nje.cn/HTMLNEWS/1355/200971495401.htm.
8
吕韶钧.
民间舞狮习俗与中国传统文化探微[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31(10):1322-1324.
被引量:17
9
董顺波.
河洛民俗体育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3):88-91.
被引量:18
10
李娜.
从詈语的使用看民族文化心理的变迁[J]
.求索,2010(1):57-59.
被引量:13
引证文献
3
1
韩爽.
俗语界说——兼论俗语与相近范畴的关系[J]
.求索,2012(2):222-224.
被引量:3
2
高亮.
“江浦手狮”的发展演化对民俗体育传承的启示[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9(6):9-14.
被引量:3
3
李益敏.
金坛刻纸艺术传承和发展研究[J]
.名作欣赏(评论版)(中旬),2018(11):96-98.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9
1
张晨鑫.
蒙古族涉动物俗语的文化特性研究[J]
.汉字文化,2021(1):182-186.
2
马启俊.
论汉语俗语资源的多重价值与活态保护[J]
.江淮论坛,2015(3):167-171.
被引量:4
3
张树利,曲艳丽.
黄河口短穗花鼓运动研究[J]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2):153-156.
被引量:1
4
杨广波,莫菲.
闽南传统舞狮文化的源流及社会价值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17,21(4):8-11.
被引量:1
5
潘伟伟,吕奕.
永安青水畲乡傩舞“打黑狮”的艺术特征[J]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9(4):88-90.
6
宋亚杰,覃会优.
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坛刻纸品牌化推广研究[J]
.大众文艺(学术版),2019(18):5-6.
被引量:4
7
马启俊.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背景下的汉语方言俗语活态保护与开发应用[J]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0(6):57-61.
被引量:5
8
曹越,陈玮(指导).
金坛刻纸传承中的数字媒体艺术应用探究[J]
.艺术科技,2020,33(21):107-108.
被引量:6
9
王俐娜.
金坛刻纸传承创新体验设计研究[J]
.鞋类工艺与设计,2022,2(11):91-93.
1
郭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构建[J]
.沈阳干部学刊,2004,0(4):43-45.
2
王文章.
在中国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及当代艺术发展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J]
.艺术评论,2004(1):64-64.
3
刘梦溪研究员主讲:《百年中国:文化传统的流失与重建》[J]
.文艺研究,2004(5):13-13.
4
李薇薇.
中国艺术研究院举办第三期学术论坛[J]
.美术观察,2004(10):30-30.
5
薛晓芳,严兴文.
互补与包容:多元文化形态格局的建设路径[J]
.社会科学辑刊,2011(2):37-39.
6
徐华英,王金容.
文化冲突与歌德式理想的比较分析[J]
.作家,2008,0(4):148-149.
7
史世任.
唐绘画与多元文化形态的交融及价值[J]
.江西服装学院学报,2012(1):38-41.
8
陈雨婷.
台湾文博会:塑造多元文化形态[J]
.创意世界,2014,0(11):34-37.
9
鲍宗豪.
“文化自觉”与国际大都市文化建设[J]
.开放导报,2004(1):72-77.
被引量:7
10
樊俊荣,丁玉霞,周海鸥.
发展河北省主流休闲文化研究[J]
.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5(11):100-102.
被引量:2
求索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