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上世纪末出现的"审美文化"中的"审美"一词源于"Aesthetics"的日文意译"美学",但后者本身就歧义丛生。鲍姆嘉通用希腊文"Aesthetics"来命名一门学科,本意是论证对感性的研究有价值,但他用"美"来为感性价值正名,引起诸多混淆;维科在《新科学》中没有使用类似的词汇,却为文学所表达的先于反思的感性价值做了有力辩护,对西方现代美学影响深远,也与中国诗学相契合。当下流行的"审美文化"实际上多指"时尚文化"或"艳文化",其内涵与"美学"的核心价值缺乏学理关联。
出处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02-205,共4页
Seeker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的非洲形象"(09YJC751076)
江苏省研究生创新课题(CX09B_043R)
江苏省教育厅项目"时间意识与经典小说的意义阐释"(09SJB75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