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外汇占款、流动性过剩与当前的通胀压力
被引量:
3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持续的国际收支顺差引起外汇储备不断累积,使外汇占款成为基础货币投放的主渠道,造成我国流动性过剩和通货膨胀压力。本文从外汇占款的角度探讨了流动性性过剩与当前通胀压力问题,认为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了我国经济失衡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又与人民币升值预期、出口及外资政策等因素密切相关。最后,提出了缓解通胀压力的对策建议。
作者
许永兵
刘华光
机构地区
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研究所
河北经贸大学商学院
出处
《价格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4-35,共2页
Price:Theory & Practice
关键词
国际收支
流动性过剩
外汇占款
通胀压力
分类号
F832.6 [经济管理—金融学]
F822.0 [经济管理—财政学]
F822.5 [经济管理—财政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2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70
同被引文献
22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4
1
何帆,张明.
中国国内储蓄、投资和贸易顺差的未来演进趋势[J]
.财贸经济,2007,28(5):79-85.
被引量:42
2
杨丽.
国际收支双顺差下的潜在通货膨胀压力分析[J]
.武汉金融,2007(8):7-9.
被引量:9
3
许少强,焦武.
储蓄大于投资与中国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J]
.财经科学,2007(9):105-111.
被引量:25
4
吕松泽.
高储蓄率:我国巨额贸易顺差长期存在的内在原因[J]
.学术交流,2007(10):75-76.
被引量:3
二级参考文献
27
1
蔡昉,孟昕,王美艳.
中国老龄化趋势与养老保障改革:挑战与选择[J]
.国际经济评论,2004(4):40-43.
被引量:24
2
刘文翠,周燕.
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经济学思考[J]
.新疆金融,2004(8):11-13.
被引量:8
3
姚枝仲.
中国的高投资率问题[J]
.国际经济评论,2004(5):39-43.
被引量:12
4
刘柏.
我国国际收支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冲击[J]
.财经问题研究,2005(9):34-38.
被引量:17
5
周建.
中国农村居民预防性储蓄行为分析[J]
.统计研究,2005,22(9):45-50.
被引量:21
6
徐明棋.
美国国际收支经常帐户逆差不断扩大对世界经济的影响[J]
.国际金融研究,2006(4):38-43.
被引量:19
7
肖斌.
我国国际收支持续大量“双顺差”的对策研究[J]
.山东社会科学,2006(6):74-76.
被引量:15
8
李海海,曹阳.
外汇占款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1998-2005年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1):38-42.
被引量:21
9
Anderson, Jonathan, The Furor Over Chinese Companies. UBS Investment Research, September 2006.
10
Barnett, Steven and Brooks, Ray, What's Driving Investment in China. IMF Working Paper, WP/06/265, November 2006.
共引文献
70
1
金孝奇,霍光宇.
我国投资缺口存在条件下的效率损失测算及原因分析[J]
.科技风,2008(17):96-96.
2
段密密,吕靖,葛孟.
从流动性过剩看此轮通货膨胀的根源[J]
.中国商界,2008(1):160-160.
被引量:1
3
刘文翠,汪爱琴.
对“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思考[J]
.新疆财经,2008(1):10-12.
4
付霞.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分析[J]
.当代经济,2008,25(6):82-83.
被引量:7
5
任志军.
略论经济增长由单纯依靠投资和净出口向二者与消费协调拉动的转变[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8,28(7):82-87.
被引量:1
6
陈章良,范萍萍.
存在投资缺口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研究[J]
.商场现代化,2008(22):242-243.
7
谢鹏程,冉曦.
中国经济货币化对居民高储蓄影响的实证分析[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363-365.
被引量:1
8
刘晴辉.
我国“双顺差”成因的实证分析:1994-2007[J]
.财经论丛,2008(5):49-55.
被引量:5
9
席洪伟,苏晓东,陈怡.
我国储蓄投资缺口与贸易顺差实证分析[J]
.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0):92-94.
被引量:3
10
蔡德容,马南南,万建永,李曼.
我国储蓄投资失衡对经常项目失衡的影响——基于两缺口模型的实证研究[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4):39-45.
被引量:5
同被引文献
22
1
赵振全,刘柏.
我国国际收支对通货膨胀传导机制的经济计量检验[J]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23(5):47-54.
被引量:25
2
袁征,周淼.
2000年以来外汇占款与物价因果关系的实证研究[J]
.华东经济管理,2006,20(9):144-147.
被引量:7
3
李海海,曹阳.
外汇占款的通货膨胀效应——基于1998-2005年的实证分析[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6(11):38-42.
被引量:21
4
岳意定,张璇.
我国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研究[J]
.世界经济研究,2007(1):48-53.
被引量:52
5
陈国辉,段鹏.
我国的外汇储备与通货膨胀[J]
.经济管理,2007,33(1):26-31.
被引量:21
6
张长征.
我国外汇占款对基础货币影响的实证分析[J]
.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5(4):25-28.
被引量:7
7
弗里德里克·纽曼:《亚洲通胀将长期化》,《金融时报》2011年2月24日.
8
李勇.
外汇储备、外汇占款与流动性过剩:基于“三元悖论”的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8):140-144.
被引量:12
9
蒋云明,张爱武.
外汇占款的流动性过剩效应--一个基于交易方程式的度量方法[J]
.财贸经济,2008,29(7):73-77.
被引量:6
10
刘佳,靳玉英.
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变化与当前通货膨胀[J]
.当代财经,2008(11):67-71.
被引量:9
引证文献
3
1
郝雨时.
我国新一轮通胀的特点及对策分析[J]
.宏观经济研究,2011(9):75-79.
被引量:2
2
杨林,吕新鹏,谢宝芝.
论外汇占款对我国物价的影响[J]
.中国证券期货,2011(11):76-80.
被引量:1
3
温红梅,常晶.
外汇占款对我国通货膨胀影响的实证分析[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2-2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5
1
林文浩,孙薇.
后危机时代我国汇率政策对通货膨胀的影响[J]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12,32(7):69-77.
被引量:2
2
汤凤林,甘行琼.
滞胀风险下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J]
.西部论坛,2012,22(3):28-34.
被引量:3
3
杨柠宁,曹冠甲,张佩,曹颖智,王晨玮.
外汇占款变动原因分析及其对基础货币的影响[J]
.中国电子商务,2014(3):214-214.
4
周翔,胡海鸥.
外汇占款、货币发行和货币供应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
.现代管理科学,2016,4(1):24-26.
被引量:3
5
周翔,胡海鸥.
我国外汇占款影响物价水平的货币渠道研究——基于SVAR模型的实证分析[J]
.价格理论与实践,2016(8):125-128.
被引量:2
1
王状.
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现状与改革[J]
.商场现代化,2014(21):198-199.
2
曾茂生.
浅析当前人民币的升值压力问题[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14(2):74-76.
被引量:2
3
陆家骝.
缓释人民币升值压力的几点思考[J]
.南方金融,2003(9):4-6.
4
王东.
人民币升值压力与国际化问题分析[J]
.开放导报,2010(2):45-48.
5
刘旭颖.
负利率给日本银行业带来压力问题或延至其他领域[J]
.经济视野,2016,0(11):8-9.
6
邱学菊.
“营改增”税制改革带来经济效应[J]
.财经界,2016(23):326-326.
7
张哲人,赵鹏,周梅.
对输入型通货膨胀压力问题的初步探讨[J]
.中国经贸导刊,2007(18):10-12.
被引量:15
8
汪付荣.
试论次贷危机背景下人民币升值压力问题[J]
.企业导报,2010(4):3-4.
9
陈国进,胥爱欢.
外汇市场压力问题的研究综述[J]
.上海金融,2010(1):72-75.
被引量:4
10
刘丽梅.
浅析我国通货膨胀压力问题[J]
.新金融,1991(8):9-11.
价格理论与实践
2010年 第1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