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国际经济评论》
CSSCI
1999年第9期31-33,共3页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同被引文献11
-
1张维迎.国有企业改革出路何在?[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1996(1):13-19. 被引量:32
-
2高稚光.关于国有企业债务问题的研究[J].经济纵横,1999(2):43-45. 被引量:4
-
3蔡利安.银行不良资产重组的国际比较与启示[J].经济学动态,1999(7):16-21. 被引量:4
-
4鲁迪.多恩布什,佛朗西斯科.吉瓦齐,陆符玲.化解中国的银行不良债权与防范金融风险[J].金融研究,1999(5):17-26. 被引量:24
-
5李俊杰.论我国银行的不良资产及其处置[J].金融研究,1999(6):21-27. 被引量:32
-
6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宏观组.债转股:走在信用经济与“赖帐经济”的十字路口[J].国际经济评论,1999(9):26-28. 被引量:22
-
7牟益斌.成立资产管理公司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中国金融,1999(5):42-43. 被引量:12
-
8常修泽.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再探讨[J].宏观经济研究,1999(9):19-25. 被引量:5
-
9屈年增.债权转股权:难点与重点[J].经济管理,2000,26(1):26-27. 被引量:4
-
10伍青生,唐元虎,蔡来兴.“债转股”的深层问题[J].经济管理,2000,26(10):22-24. 被引量:2
引证文献7
-
1梁永礼,沈梅,高功彪.债权转股权若干问题探讨[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23(S1):56-58.
-
2徐国英.债转股中的缺陷及其弥补对策[J].柴达木开发研究,2001(2):59-62.
-
3李变花.借鉴国际经验,搞好债转股[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37(S1):89-94. 被引量:3
-
4李胜,王迎春.国有企业过度负债问题刍议[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25(11):47-49.
-
5戴志敏,柯旭东.债转股中存在的内在缺陷与对策研究[J].浙江金融,2000(2):8-9. 被引量:4
-
6王铁骊.债转股不可忽视道德风险[J].中南工学院学报,2000,14(2):56-59.
-
7张佳林,朱天锐.关于国有企业债权转股权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1,22(3):81-82. 被引量:1
二级引证文献8
-
1沈开战,彭祥林.“债转股”的若干法律问题探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4(3):49-53.
-
2刘燕.债转股运行风险与收益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9(3):146-151. 被引量:2
-
3陈汉亭,熊谟世.债转股中值得重新思考的几个问题[J].惠州学院学报,2002,22(2):27-30.
-
4刘阳.债转股的国际实践、历史经验和现实问题[J].金融经济(下半月),2017(3):27-29. 被引量:1
-
5郑向阳,贾稚云,梁春艳,王汉,课题组.债转股实施的可行性探析[J].华北金融,2017,0(3):29-35. 被引量:8
-
6韩沚清.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煤炭企业债转股路径与策略研究[J].煤炭经济研究,2017,37(4):10-15. 被引量:3
-
7刘永进,顾芳.债转股成功运作的策略[J].社会科学辑刊,2002(5):83-86.
-
8冯灿,甘强.中国债转股法律问题探析[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3(2):62-64. 被引量:2
-
1逍凌.引入洋医:治不良资产[J].经济时刊,2002(2):38-40. 被引量:1
-
2付景林.对资产管理公司解决不良资产方式的思考[J].吉林金融研究,2003(2):47-47.
-
3武效利,杨卫星.资产管理公司有多大作为?[J].中国经济信息,1999(14):32-32.
-
4陈田武.债转股存在的问题生[J].安徽财会,2000(1):17-18.
-
5尹国荣.“债转股”目的浅析[J].安徽财会,2000(8):27-27.
-
6黄洪杰.资产管理公司的业财融合分析[J].中国市场,2021(21):91-92. 被引量:1
-
7张东.资产管理公司税收优惠问题研究[J].财政与发展,2000,0(12X):8-10.
-
8林晓红,冯政.对国企债转股的思考[J].经济世界,2000(1):88-90. 被引量:1
-
9潘卫清.“债转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政,2000(7):58-59.
-
10郑兰祥.进一步完善债转股的几点思考[J].安徽财会,2000(4):33-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