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稳步中推进,公民的政治参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中国公民在利益观念、政治归属感、政治权力的分配模式、政治挫折感起因等等政治行为、政治观念的变迁导致了政治文化的更改,从而深深的影响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动力机制。
作者
丁夏夏
机构地区
南京邮电大学
出处
《西安社会科学》
2011年第1期50-51,101,共3页
关键词
政治参与
公民
动力机制
分类号
D62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29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4
1
罗伯特·达尔.现代政治分析[M],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
李元书,刘昌雄.
社会政治参与的动因分析[J]
.黑龙江社会科学,1997(1):11-15.
被引量:7
3
[美]塞缪尔·亨廷顿,琼·纳尔逊.汪晓寿,吴志华,项继权译.难以抉择--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参与[M].华夏出版社,1989.
4
邹树彬,唐娟,黄卫平.
2003年人大代表竞选的群体效应:北京与深圳比较[J]
.人大研究,2004(4):18-23.
被引量:20
二级参考文献
7
1
孙立平(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构建以权利为基础的制度安排[N]南方周末,2004.
2
吴佩霜,唐益.
自荐竞选风动北京高校[J]
.中国新闻周刊,2003,0(43):36-38.
被引量:4
3
袁达毅.
我是如何被“协商”下来的[J]
.中国新闻周刊,2003,0(45):44-44.
被引量:4
4
夏冰.
市民的胜利[J]
.经济月刊,2003(12):41-43.
被引量:5
5
王怡.
2003公民权利年[J]
.新闻周刊,2003(47):20-21.
被引量:8
6
秋风.
新民权行动年[J]
.新闻周刊,2003(47):52-53.
被引量:5
7
徐勇.
走向新民本主义——中国改革发展的路向及转变[J]
.探索与争鸣,2003(9):5-6.
被引量:11
共引文献
29
1
时树菁.
激励因素在农民政治参与中的运用[J]
.江西社会科学,2005,25(7):183-185.
2
李继力.
人民代表选举产生机制的再造[J]
.理论与改革,2006(4):9-12.
被引量:2
3
王立.
中国当代女性政治参与状况透视[J]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07,29(4):80-83.
被引量:3
4
赵春丽.
完善县乡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若干思考[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
被引量:1
5
高民政.
选举在发展党内民主中的意义[J]
.探索与争鸣,2007(12):14-18.
被引量:6
6
王立.
对我国女性政治参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08,21(2):67-70.
7
王建平.
中产阶层:社会和谐的积极力量[J]
.天津社会科学,2008(4):62-65.
被引量:6
8
杨雪冬.
中国地方政府变革的研究路径简论[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4):1-5.
被引量:2
9
王立.
对我国女性政治参与发展的历史考察[J]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8,28(4):91-94.
被引量:3
10
刘义强.
民主创新:背景、动力与策略——对中国基层民主发展机制的一种阐释[J]
.人文杂志,2009(4):171-178.
被引量:1
1
王菲菲,何思杰.
规范网络政治参与:现代民主政治发展的新思路[J]
.行政与法,2012(4):54-57.
2
高青兰.
农民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动因与价值分析[J]
.科学社会主义,2009(1):75-77.
被引量:2
3
曲延春,张含笑.
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及其矫治[J]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9(6):43-47.
4
李冰清.
我国农民政治参与问题浅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4(2):6-8.
5
汪娇柳,黄河.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6):96-100.
被引量:1
6
李影.
新型社区价值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分析[J]
.改革与开放,2013,0(6X):109-109.
7
杜文.
当前我国公共决策中公民参与的动力机制分析[J]
.科教文汇,2008(16):139-140.
8
郭宇强.
工会工作职业化的动力机制分析[J]
.中国工运,2008(12):47-49.
9
王丕君.
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动力机制分析[J]
.国际观察,1993(4):22-26.
被引量:2
10
陈立云.
黑社会性质组织动力机制分析[J]
.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7,21(3):57-60.
被引量:1
西安社会科学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