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相如文君故事系统中的层累诗文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伴随相如文君故事而产生的诗文主要包括《琴歌》、《长门赋》、《白头吟》、《与相如书》、《报卓文君书》、《司马相如诔》、《美人赋》及民间流传的嵌数诗。这些历代累积的诗文有些与历史记载不符,有些缺乏史料的根据,多为伪托之作,但却大多能渗入到相如文君故事系统中,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并影响了整个故事系统的演变。
作者
龚兰兰
机构地区
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
出处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Journal of Leshan Normal University
关键词
司马相如
卓文君
诗文
故事系统
演变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1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3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1
1
汤君.
宋元以来小说戏文之相如文君故事叙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5(3):135-144.
被引量:8
二级参考文献
31
1
万光治.
文君、相如故事的文化解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21-128.
被引量:6
2
钱南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C].北京:中华书局,1979..
3
姚燮.今乐考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十)[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4
朱权.太和正音谱[M].中国戏曲研究院.中国占典戏曲论著集成:第3册[C].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5
黄宗羲.黄宗羲全集[M].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2005.
6
庄一佛.古典戏曲存目汇考[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
钟嗣成.录鬼簿[M].卷二.清曹楝亭刊本.康熙间诵芬室读曲丛刊本.
8
高奕.传奇品[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9
焦循.曲考[M].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59.
10
[日]田仲一成.明清的戏曲--江南宗族社会的表象[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
共引文献
7
1
汪泽.
司马相如故事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J]
.天中学刊,2016,31(1):25-30.
2
徐虹,伏涤修.
古代戏曲对古典诗词的故事化演绎[J]
.四川戏剧,2016(8):92-95.
3
范春义.
“凤求凰”故事对于中国古代小说戏曲的经典意义[J]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1):1-7.
被引量:2
4
王平.
元末明初曲家汤舜民考论[J]
.励耘学刊,2022(2):137-149.
5
吴东宇.
文本衍变与图像再现——(传)马远《山水人形图》研究[J]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2023(1):52-57.
6
邓梦.
百年回眸《卓文君》[J]
.文史杂志,2023(4):11-16.
7
汪泽.
纤足、淑女与慧婢:明清戏曲对卓文君形象的品貌与人格呈现[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51(5):184-191.
同被引文献
38
1
许结.
弹琴而感文君——司马相如“琴挑文君”说解[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15-120.
被引量:5
2
万光治.
文君、相如故事的文化解读[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21-128.
被引量:6
3
房锐.
《听雨楼随笔》与相如、文君文化研究[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35-140.
被引量:7
4
芦茜.
文君故事负心母题在明清时期呈现出的文人旨趣[J]
.时代文学,2009(2):134-135.
被引量:1
5
汪文学.
传统中国文人的“相如情结”[J]
.博览群书,2008(9):80-85.
被引量:3
6
傅光宇.
司马相如是张叔、盛览的老师吗?[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12(6):57-60.
被引量:3
7
芦茜.
卓文君私奔司马相如故事在唐代的流变[J]
.作家,2008,0(10):136-137.
被引量:1
8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
9
房锐.
对司马相如成名与文翁化蜀关系的再认识——以《三国志·秦宓传》所录秦宓致王商书信为重点[J]
.唐都学刊,2007,23(6):1-5.
被引量:6
10
钱玉趾.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的情爱原型与现代判定——兼与王立群先生商榷[J]
.文史杂志,2008(1):8-11.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汪泽.
司马相如故事研究综述与前景展望——以中国叙事文化学为依据[J]
.天中学刊,2016,31(1):25-30.
2
林立策.
南音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调适——以南音新作《凤求凰》为例[J]
.中国艺术时空,2019(3):42-50.
被引量: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杨春祥.
从南音的舞台化创作现状谈非遗的当代传承与创新[J]
.艺术大观,2019,0(5):30-30.
2
肖琳,黄月萍.
21世纪南音乐曲与表演形式变迁研究[J]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24,42(4):68-72.
1
滕亚香.
嵌数诗撷趣[J]
.语文知识,2003(2):47-47.
2
曹艺凡.
文君因赠白头吟?——以《白头吟》为例浅析中国古典诗歌的生成与层累[J]
.语文学刊,2016,36(18):101-103.
被引量:3
3
温伟.
政治狂欢下的文学样板——“文革”文学范式探析[J]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7(8):76-79.
4
方雪松.
宋词技法再说[J]
.池州师专学报,2000,14(2):63-66.
5
郑炜.
“层累”的历史演义小说——论胡适对历史演义小说的实验主义研究方法[J]
.红河学院学报,2005,3(2):50-53.
被引量:1
6
曾昭安.
古诗中的“钱”味[J]
.新阅读,2016,0(10):24-24.
7
徐康.
知否文君《白头吟》[J]
.晚霞(上半月),2008(9):39-40.
8
廖萍.
《皑如山上雪》校注[J]
.神州,2013(36):2-2.
9
李大明.
《琴歌》校补[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4(5):129-134.
被引量:3
10
杨亮.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读《文选》“哀伤赋”[J]
.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17(1):99-101.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