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请和我们携手”:延安《解放日报》副刊与“人民文学”的建构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传媒负载着知识、信息、思想、观念乃至伦理、情感,它通过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渗透,从而掌握社会大众,形成一种文化领导权"。延安《解放日报》是中共中央及西北局的机关报,其副刊是当时全国报纸中发稿最多、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文艺阵地。
作者 韩晓芹
出处 《文艺理论与批评》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3-119,共7页 Theory and Criticism of Literature and Art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4

  • 1郑纳新.“人民文学”的建构与《人民文学》[J].东方丛刊,2009(4):231-245. 被引量:1
  • 2李建军.《现代中国:“人民话语”考论--兼论“延安文学”的“一体化”进程》第30、2、3、17,77、92、104页,光明日报出版社2008年版.
  • 3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N].《解放日报》,1943年10月19日.
  • 4朱德发.勘探“人民文学”的“现代人学内涵”[J].齐鲁学刊,2002(1):124-129. 被引量:5
  • 5博古.《致读者》,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4月1日第1版.
  • 6博古.《党与党报》,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9月22日第l版.
  • 7师哲.《康生与审干、抢救运动》,见朱鸿召编选《众说纷纭话延安》第106页,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 8代论.《提倡工农同志写文章》,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4日第l版.
  • 9陈企霞.《“理发员”的工作》,延安《解放日报》1942年10月8日第4版.
  • 10柯仲平.《从写作上帮助工农同志》[N].《解放日报》,1942年10月17日第4版.

二级参考文献48

  • 1范家进.为农民的写作与农民的“拒绝” 赵树理模式的当代境遇[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1):179-191. 被引量:8
  • 2吴俊.《人民文学》的创刊和复刊[J].南方文坛,2004(6):34-40. 被引量:14
  • 3顾彬.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 4赵树理.老定额.人民文学,1959,11(4):37-37.
  • 5周立波.《暴风骤雨》座谈会摘要[M]//李华盛,等.周立波研究资料.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294.
  • 6谢廷秋.描写农村生活的两位圣手--赵树理、高晓声之比较[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2000,(4):108-111.
  • 7荒煤.《群众翻身诗歌座谈》[N].《解放日报》,1946年8月19日第4版.
  • 8陈涌.《佃户话和我们的诗歌创作》[N].《解放日报》,1946年8月21日第4版.
  • 9厂民(严辰).《关于诗歌大众化》[N].《解放日报》,1942年11月1日第4版.
  • 1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新任务》[J].《文学导报》,1931,1(8).

共引文献5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