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浅析提高劳动报酬所占比
被引量: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010年前两个季度的GDP增长已经超过日本稳居世界第二;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居民的劳动报酬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为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增添了几分不稳定因素。本文从我国的基本分配制度入手,剖析我国劳动报酬不断下降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作者
张健超
机构地区
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院
出处
《中国市场》
2011年第9期24-26,28,共4页
China Market
关键词
劳动报酬
所占比
国民收入
两极分化
分类号
F124.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24
同被引文献
3
引证文献
1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2
1
韩金华,李忠华,白子芳.
改革开放以来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原因及对策研究[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12):63-68.
被引量:24
2
毕妍.
浅议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应体现的公平与效率[J]
.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与经济研究),2009,7(1):18-2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李福安.
论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本质规定[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25(6):56-58.
被引量:8
2
冯书泉.
关注弱势群体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J]
.理论前沿,2005(22):12-13.
被引量:17
3
黄燕东.
三管齐下消除不合理贫富差距[J]
.小康,2006(1):17-17.
被引量:1
4
赵振华.
关于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例的思考[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7,11(6):49-52.
被引量:29
5
蔡昉.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发展战略选择[N].学习时报.2005(004)
6
时希平 纪伟昕.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N].学习时报.2005
7
Eissa.Nada,Jeffrey B.Liebman.Can Equity and Efficiency Complement Each Other[].Quarterly Journal.1996
8
Auerbach.Alan J.,James R.Hines.Taxation and Economic Efficiency[].University of Michigan Business School Working Paper No.2001
9
韩金华,孙殿明.
协调公平与效率关系构建和谐劳资关系[J]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8(2):67-70.
被引量:7
10
徐现祥,王海港.
我国初次分配中的两极分化及成因[J]
.经济研究,2008,43(2):106-118.
被引量:93
共引文献
24
1
郑功成.
面向2035年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基于目标导向的理论思考与政策建议[J]
.社会保障评论,2021(1):3-23.
被引量:115
2
刘慧.
提高劳动者报酬比重财税政策探析[J]
.地方财政研究,2010(6):13-17.
被引量:2
3
张涌洪.
劳动者报酬占国民收入比重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J]
.财经界,2010(24):81-81.
被引量:2
4
郭正模,何飞.
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比重的机制完善与制度重构[J]
.理论与改革,2011(1):74-76.
被引量:6
5
孙冀萍.
企业收入与职工收入协调增长的对策建议——以山西省为例[J]
.经济师,2011(5):36-37.
6
王相林.
从“斯密悖论”看经济增长与分配均衡[J]
.商业文化(学术版),2011(8):161-162.
被引量:1
7
赵喜仓,张丽静,李忠华.
我国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研究[J]
.商业时代,2011(29):8-9.
被引量:1
8
赵喜仓,栾超,张丽静.
中国居民劳动报酬占初次分配比重演变轨迹研究[J]
.特区经济,2011(11):153-154.
9
袁国敏.
我国劳动份额变动的宏观影响因素分析[J]
.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1):5-13.
被引量:2
10
张泽华.
我国劳动报酬率偏低问题分析[J]
.生产力研究,2012(3):21-24.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3
1
杨相琴.
发展现代生产力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劳动[J]
.中国市场,2006(40):64-64.
被引量:1
2
刘明.
知识经济时代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影响[J]
.中国市场,2011(48):145-146.
被引量:2
3
单新宇.
第三产业劳动的价值创造分析[J]
.中国市场,2005,0(28):150-151.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1
1
王汉斌.
试论树立劳动分配新理念让知识人才得到充分涌流[J]
.中国市场,2013(29):207-208.
1
耿建亮.
论邓小平以发展为取向的稳定观[J]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47(1):18-21.
被引量:1
2
赵江华,赵廷彦.
论邓小平的稳定思想[J]
.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2,19(1):12-15.
3
邓庆伟.
落实科学发展观 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J]
.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9(1):69-72.
4
彭必源,章书俊.
马克思关于劳动生产率与劳动报酬份额的理论及其现实意义[J]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3(6):40-44.
5
郑佳文.
试论马克思的分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基于《哥达纲领批判》视角[J]
.时代教育,2015,0(23):272-272.
被引量:1
6
丁家祧.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GDP增长为中心[J]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5(2):5-6.
被引量:2
7
关柏春.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指导地位下降的原因探析——兼与刘国光教授商榷[J]
.理论前沿,2006(18):36-37.
被引量:6
8
段江林.
按劳分配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J]
.毛泽东思想研究,1986(4):144-144.
9
李新.
改革、发展与稳定的辩证关系及现实思考——《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学习体会[J]
.西藏党校,1995(1):23-26.
10
杜保友.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浅探[J]
.学习月刊,1995(7):36-37.
中国市场
2011年 第9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