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冬虫夏草的生态研究
被引量: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对冬虫夏草产区的气温、地温、降水量、植被、土壤、土壤含水量等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蝠蛾(Hepialus)属低狭温性昆虫,饲养温度应控制在15℃左右。饲养以蓼属(Polygonum)为主,应注重多种植物配合。
作者
李泉森
曾正权
机构地区
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
四川省甘孜州医药公司
出处
《特产研究》
1990年第3期35-37,共3页
Special Wild Economic Animal and Plant Research
关键词
冬虫夏草
生态
生境
分类号
S567.350.1 [农业科学—中草药栽培]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3
二级引证文献
53
同被引文献
13
1
罗信昌.
冬虫夏草研究进展[J]
.中国食用菌,1994,13(4):3-5.
被引量:35
2
刘锡琎,郭英兰,俞永信,曾纬.
冬虫夏草菌无性阶段的分离和鉴定[J]
.真菌学报,1989,8(1):35-39.
被引量:107
3
陈庆涛 肖生荣 等.中国拟青霉新种及其与虫草的关系[J].真菌学报,1984,3(2):109-112.
4
肖生荣.虫草的研究[J].微生物学通报,1983,10(1):5-6.
5
邹寒崔.青海中草药区域开发综论[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276-299.
6
杨大荣,动物学研究,1987年,8卷,1期,1页
7
梁佩琼,关于冬虫夏草的生物学研究概况[A].中国植物学会真菌学会.第二届全国真菌地衣学会讨论学术报告及论文摘要汇编[c].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87,102.
8
青海省果洛州统计局.果洛州统计资料(1952-1998)[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1999,258-259.
9
陈仕江,尹定华,丹增,扎西,扎玛次仁.
中国西藏那曲冬虫夏草的生态调查[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4):289-292.
被引量:36
10
李玉玲,刘欣,徐海峰,王宏生,严林.
青海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青海科技,2002,9(4):15-17.
被引量:19
引证文献
3
1
刘兆红,李玉玲.
玉树州冬虫夏草资源与分布[J]
.草业与畜牧,2006(12):34-36.
被引量:19
2
李玉玲.
青海省冬虫夏草研究及其资源保护、开发利用[J]
.特产研究,2007,29(3):61-64.
被引量:8
3
陈仕江,尹定华,丹增,扎西,扎玛次仁.
中国西藏那曲冬虫夏草的生态调查[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3(4):289-292.
被引量:36
二级引证文献
53
1
张泽锦,叶萌,周祖基,代勇,向丽.
冬虫夏草寄主昆虫饲养研究进展[J]
.中草药,2009,40(S1):85-87.
被引量:20
2
邵远坤,沈桐立,游泳,康岚.
四川盆地近40年来的降水特征分析[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6):749-752.
被引量:63
3
刘兆红,李玉玲.
玉树州冬虫夏草资源与分布[J]
.草业与畜牧,2006(12):34-36.
被引量:19
4
马开森,刘飞,伍晓丽,曾纬,陈仕江.
冬虫夏草寄主蝠蛾成虫的生活习性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7,32(16):1712-1714.
被引量:3
5
郭相,刘蓓,马绍宾,桂明英.
云南冬虫夏草生态环境调查及生物学特性分析[J]
.中国食用菌,2008,27(6):8-11.
被引量:9
6
朱印酒,段双全,欧珠朗杰.
冬虫夏草的研究进展[J]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18(2):27-33.
被引量:23
7
吴庆贵,苏智先,陈光登.
四川冬虫夏草资源现状及科学保护措施[J]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28(5):53-57.
被引量:4
8
杜青华.
冬虫夏草价格形成机理和长期走势探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9(4):48-51.
9
鲁顺元.
青藏高原冬虫夏草资源开发问题的理性分析[J]
.青海社会科学,2009(4):52-55.
被引量:9
10
章力建,李兵,胡育骄,李正.
我国冬虫夏草资源可持续利用展望[J]
.农业展望,2010,6(3):32-36.
被引量:15
1
余海兵,刘正,王波,程昕昕,王丽华.
地膜覆盖对鲜食春糯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454-10455.
被引量:7
2
夏草.
西藏的冬虫夏草[J]
.植物杂志,1993,20(6):8-9.
3
王秀玲.
杜仲的应用与栽培[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0,3(2):27-27.
4
纪力仁,林道经.
胶—椒人工生态研究[J]
.热带作物科技,1989(2):1-6.
被引量:1
5
张国洲.
生境与害虫防治[J]
.武夷科学,2002,18(1):222-229.
6
毛凯,周寿荣,蒲朝龙,干友民,何健,李德军.
生境条件对牧草与小麦间作效果的影响[J]
.四川草原,1992(3):9-12.
被引量:1
7
姚支春,康博文,柳怀孝.
多年生牧草混播试验研究[J]
.中国草地,1992,14(4):23-26.
被引量:8
8
郑庆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布农区蝗虫秋季发生趋势预报[J]
.农药市场信息,2013(21):49-49.
9
高阳华,张文,贺万桃,李建华,易新民.
四川盆地小麦产量形成的气候生态研究及区划[J]
.中国农业气象,1992,13(5):21-24.
被引量:4
10
章练红,王绍中,李运景.
我国小麦品质生态研究的新进展[J]
.中国农学通报,1993,9(6):11-15.
被引量:1
特产研究
1990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