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民间—军队—宫廷—票房——论岔曲的产生与发展
被引量:
2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岔曲又名“六句脆岔”,因唱腔六个乐句而得名,是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随着满汉文化的交融、八旗子弟的推崇,逐渐形成于京、津地区的艺术品种。初为一人自打八角鼓演唱,后加入三弦伴奏。岔曲以其短小、悠扬的腔调深得各阶层人士的眷顾,雅俗共赏、久唱不衰,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者
王宇琪
机构地区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
出处
《人民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49,共4页
People’s Music
关键词
岔曲
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票房
宫廷
军队
民间
乾隆年间
八旗子弟
分类号
J826 [艺术—戏剧戏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5
共引文献
3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1
参考文献
5
1
[清]王延绍.《霓裳续谱》,转引自《明清民歌时调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19页.
2
[清]李声振.《百戏竹枝词》,《清代北京竹枝词(十三种)》(杨米人等著,路工编选),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第158页.
3
赵志忠.
《霓裳续谱》与清代满族民歌[J]
.满族研究,1989(3):86-91.
被引量:3
4
李鑫午.《岔曲的研究》[J].中德学志,1943,.
5
[清]王廷绍.《霓裳续谱》,《明清民歌时调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第284页.
共引文献
3
1
崔蕴华,田耕.
灵动的情感:清代北京小曲风格及形成研究[J]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10,8(2):27-33.
被引量:1
2
谢磊.
闲暇、生计与文化——北京八角鼓票房流变[J]
.满族研究,2016(1):107-114.
被引量:1
3
李莉.
清中叶京津地区的女性民俗——以《霓裳续谱》为中心的探讨[J]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2018(4):31-38.
同被引文献
12
1
陈爽.
透视单弦音乐与语言的关系[J]
.中国音乐,1997(1):70-71.
被引量:4
2
宋青.
关于岔曲源流的问题[J]
.中国音乐,1991(3):66-67.
被引量:1
3
陈爽.
岔曲与清代八旗文化[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4):54-65.
被引量:4
4
章学楷.
岔曲研究[J]
.满族研究,2006(3):68-83.
被引量:5
5
王雪燕.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的“传承”与“借鉴”[J]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9(6):89-92.
被引量:9
6
刘桂腾.
中国萨满音乐文化系列研究(之八) 萨满音乐文化的基本特征[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08,26(4):76-83.
被引量:10
7
陈爽.
岔曲腔词关系初探[J]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0(1):39-41.
被引量:3
8
郭铁娜.
浅谈岔曲语言的民族特色[J]
.满族研究,2012(3):92-96.
被引量:1
9
王大正.
单弦鼻祖“随缘乐”考(三)[J]
.曲艺,2013(5):22-25.
被引量:2
10
杨原.
试析晚清民国北京八角鼓之流变[J]
.满族研究,2015(1):97-105.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胡颖,刘昕欣.
单弦与我国民族声乐的融合[J]
.大舞台,2013(5):11-12.
被引量:1
2
郑维丽.
岔曲艺术与京西健锐营[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24(19):106-110.
二级引证文献
1
1
高苹.
单弦牌子曲研究综述(下)[J]
.北方音乐,2014,34(12):79-81.
1
马佳.
票友的来历[J]
.现代青年,2010(8):24-24.
2
姚颖.
岔曲及其与古典诗歌的关系[J]
.民族文学研究,2008,26(4):61-64.
3
冯华.
论岔曲中“赞而不露”的写作艺术[J]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6):110-112.
4
溥叔明,吴光辉,忘川.
最高楼·梅花试新妆——溥叔明改写宋人辛弃疾词为岔曲[J]
.曲艺,2016(12):5-5.
5
溥叔明,吴光辉,忘川.
南乡子·万籁寂无声——溥叔明改写宋人黄升词为岔曲[J]
.曲艺,2015(12):5-5.
6
陈祖荫.
子弟书与岔曲——北京地区的两种韵文[J]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2,16(2):26-29.
被引量:5
7
清平客.
《清代中晚期北京说唱文学与伎艺研究——以子弟书、岔曲为中心》[J]
.书品,2008(6):96-96.
8
郭铁娜.
浅谈岔曲语言的民族特色[J]
.满族研究,2012(3):92-96.
被引量:1
9
溥叔明,吴光辉.
曙观秋河赋——溥叔明改写王损之《曙观秋河赋》为岔曲[J]
.曲艺,2016(9):5-5.
10
溥叔明,忘川.
荷珠赋——溥叔明改写白居易《荷珠赋》为岔曲[J]
.曲艺,2015(6):5-5.
人民音乐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