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彰武县土壤养分变化状况及改良对策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介绍了彰武县土壤养分变化状况,分析了土壤养分变化的原因,并提出改良对策,以期为提高当地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作者
蔡义
机构地区
辽宁省彰武县土肥站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第5期280-280,282,共2页
Modern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关键词
土壤养分
变化
原因
改良对策
辽宁彰武
分类号
S158 [农业科学—土壤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1
参考文献
4
共引文献
16
同被引文献
43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4
1
王丽颖.
辽宁本溪地区土壤地力现状及对策[J]
.农民科技培训,2010(10):33-34.
被引量:3
2
秦新荣.
施肥量及土壤养分含量变化趋势浅析[J]
.河南农业,2010(10):28-28.
被引量:8
3
郑国宏.
晋中市土壤养分动态变化长期定位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0,38(7):66-69.
被引量:8
4
曹建荣,董杰,刘衍君,李志龙.
聊城市耕层土壤养分时空变化特征[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6):1340-1343.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11
1
李如雪,王振健.
聊城市人口、耕地及粮食系统的分析与讨论[J]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7(3):57-59.
被引量:6
2
陈彦,吕新.
基于GIS和地统计学的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研究——以新疆农七师125团为例[J]
.中国农学通报,2005,21(7):389-391.
被引量:56
3
徐明岗,曾希柏,黄鸿翔.
现代土壤学的发展趋势与研究重点[J]
.中国土壤与肥料,2006(6):1-7.
被引量:15
4
杨佩岭.土壤与水资源学基础[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5,62-67.
5
山西省太谷县土壤普查办公室.太谷土壤[Z].晋中:晋中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1981.
6
晋中地医土壤普查办公室.晋中土壤[Z].晋中:晋中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1986.
7
晋中地区土壤普查办公室.晋中土壤志[Z].晋中:晋中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1986.
8
刘耀众,张经元.山西土壤志[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9
刘耀众,张经元.山西土壤[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2.
10
山西省昔阳县土壤普查办公室.昔阳土壤[Z].晋中:晋中市农业局土壤肥料工作站,1981.
共引文献
16
1
闫红莲.
延津县土壤养分现状与施肥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80-281.
2
喻耀民,周君花,张华凤.
永修县土壤类型及其分布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93-293.
被引量:1
3
祁宝林.
绍兴县柯岩街道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对策[J]
.现代农业科技,2011(4):295-295.
4
姜宏考.
安庆市耕地土壤肥力现状及培肥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2011(6):285-286.
被引量:9
5
陈初红,邹忠,张炳宁.
墨竹工卡县耕地土壤有效硼含量状况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267-268.
被引量:2
6
原海云,姚延梼.
不同土壤条件对红花烟草叶片气孔导度的影响[J]
.天津农业科学,2012,18(1):134-135.
被引量:2
7
杨军芳,周晓芬,孙丽敏,冯伟,杜金钟,崔瑞秀,孙苏卿.
太行山前平原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养分状况与农田氮、磷、钾平衡分析[J]
.华北农学报,2011,26(6):181-188.
被引量:22
8
王露露,孙中峰,朱清科.
山西省输变电工程水土保持低扰动工程技术[J]
.水土保持研究,2013,20(3):310-315.
被引量:13
9
李文清,郑国宏.
晋中市黄土质褐土性土养分动态变化研究[J]
.山西农业科学,2013,41(9):953-954.
10
滕长才.
共和县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4):233-233.
被引量:4
同被引文献
43
1
张源润,董立国,蔡进军,季波,王月玲,李娜.
半干旱退化山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理化性质的特征研究[J]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5):65-68.
被引量:9
2
巩杰,陈利顶,傅伯杰,虎陈霞,卫伟.
黄土丘陵区小流域植被恢复的土壤养分效应研究[J]
.水土保持学报,2005,19(1):93-96.
被引量:131
3
连纲,郭旭东,傅伯杰,虎陈霞.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容重及水分空间变异特征[J]
.生态学报,2006,26(3):647-654.
被引量:76
4
段洁利,林佩云,陈雄锋.
雷州半岛蔗区土壤养分测定与研究[J]
.农机化研究,2006,28(5):150-152.
被引量:4
5
廖萍,黄国勤.
红壤旱地保护性耕作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J]
.耕作与栽培,2006(5):31-32.
被引量:23
6
李宁云,田昆,肖德荣,刘文,李振吉.
草海保护区功能分区与生态环境变化的关系研究[J]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67-69.
被引量:17
7
雷志栋 杨诗秀 许志荣 等.土壤特性空间变异性初步研究.水利学报,1985,9:10-21.
8
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分析[M].北京:农业出版社,1986.
9
连纲,郭旭东,傅伯杰,虎陈霞.
黄土高原小流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预测[J]
.生态学报,2008,28(3):946-954.
被引量:71
10
肖安水.
土壤肥力的测定及其评价[J]
.现代农业科学,2008(5):23-24.
被引量:14
引证文献
5
1
朱建祥.
石嘴山市惠农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270-270.
被引量:4
2
王玲玲,戴全厚.
贵州威宁草海沙河小流域土壤养分分布特征研究[J]
.北方园艺,2013(7):181-184.
被引量:4
3
滕长才.
共和县农田土壤养分含量现状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4):233-233.
被引量:4
4
廖小锋,肖玖军,谢元贵,卢兰,谢刚,董艳艳.
贵州赤水低山河谷地区典型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以赤水市长期镇半山沟小流域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2017(6):38-41.
被引量:1
5
钱旭,廖小锋,谢元贵.
贵州喀斯特地区典型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对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响应[J]
.江苏农业科学,2018,46(11):247-251.
被引量:6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蔡锐,康翠娥,蔡利.
包头市九原区土壤养分变化趋势分析[J]
.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41(2):73-74.
2
王福全.
新民市耕地土壤养分变化分析[J]
.现代农业科技,2014(7):244-245.
被引量:1
3
罗德花.
提高长顺县耕地地力的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2014(7):262-263.
4
孙利军,高华端.
威宁县沙河小流域坡耕地土壤的养分特征[J]
.贵州农业科学,2014,42(10):225-228.
被引量:3
5
邱柳.
通川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与变化趋势[J]
.安徽农学通报,2015,21(15):71-73.
被引量:3
6
彭来真.
霞浦县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J]
.福建农业科技,2016,47(7):25-28.
被引量:3
7
廖小锋,肖玖军,谢元贵,卢兰,谢刚,董艳艳.
贵州赤水低山河谷地区典型小流域土壤理化性质研究——以赤水市长期镇半山沟小流域为例[J]
.中国水土保持,2017(6):38-41.
被引量:1
8
任秀秀,陈永祥,冯图,薛晓辉,陈群利.
贵州威宁草海湿地的研究现状[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7,35(3):18-34.
被引量:11
9
魏静,程杰.
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石嘴山市惠农区为例[J]
.河南农业,2019(11):60-62.
被引量:1
10
许仁智,齐国翠,谢彦军,邓晰朝,覃世辉,黄挺,张晶.
广西东兰坡豪湖湿地表层土壤理化性质相关性分析[J]
.河池学院学报,2019,39(5):44-50.
被引量:4
1
林思进.
南安市耕地质量存在的问题与土壤改良对策[J]
.福建农业科技,2013,44(1):81-83.
被引量:1
2
朱世清.
广东省坡耕地状况及其利用改良对策[J]
.热带亚热带土壤科学,1994,3(3):121-126.
被引量:9
3
王盛茂,刘鸿章,梁栋.
信宜市中低产田现状分析及改良对策[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23):114-115.
4
陈凡玲.
浅析通渭县中低产田分布状况及其改良对策[J]
.甘肃农业,2016(11):17-20.
5
唐志坚.
浅谈我省耕地土壤肥力变化状况[J]
.贵州农业科学,1991,19(5):60-62.
被引量:1
6
卢品龙.
杂交稻种发芽率偏低的原因及对策[J]
.福建农业,2000(4):8-9.
被引量:2
7
刘海涛,戴洪波,等.
青冈县耕地土壤肥力退化原因及其改良对策[J]
.黑龙江农业,2002(5):43-43.
8
刘忠阳,刘少坤.
滨海盐渍土的绿化及其土壤改良对策[J]
.垦殖与稻作,1996(3):27-28.
9
彭鸿勇.
忻府区中低产田的分布类型及改良对策[J]
.农业科技通讯,2013(8):201-203.
被引量:3
10
后文刚.
卓尼县中低产田分布状况及其改良对策[J]
.中国农业信息,2015,27(18):149-150.
现代农业科技
2011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