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
被引量: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7 年全国南方稻区区试中籼迟熟组11 个参试水稻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并与常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准确、简便。
作者
刘新华
于海富
陈晓阳
机构地区
金华市农科所
出处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07-208,共2页
Journal of Zhejia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基金
浙江省科委 "九五"攻关项目
关键词
高稳系数法
水稻
高产稳产性
品种
分类号
S511.02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5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572
同被引文献
52
引证文献
13
二级引证文献
74
参考文献
3
1
张保亮,杨青春,何延成,耿臻,吕广伦.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花生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中国油料,1997,19(2):8-9.
被引量:40
2
刘正学,刘飞.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夏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1998,14(2):155-156.
被引量:15
3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68
二级参考文献
5
1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68
2
苏瑶,胡振大,王美琴,汪德安.
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19-121.
被引量:71
3
苏瑶,安徽农业科学,1996年,24卷,2期,199页
4
王福亭,农业应用试验统计,1992年
5
张保亮,杨青春,何延成,耿臻,吕广伦.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花生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中国油料,1997,19(2):8-9.
被引量:40
共引文献
572
1
孟静娇,陈百翠,李琰聪,刘婷婷,杨纪明.
区域试验中玉米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综合分析与评判[J]
.中国农学通报,2020(21):11-18.
被引量:11
2
徐澜,冯玉萍,安伟,高志强.
南引品种扬麦系列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J]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5):16-21.
3
林柏桂,邝作祥.
粤北地区普通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J]
.基层农技推广,2023(3):24-27.
被引量:3
4
苗任重,刘志强.
大豆区试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探讨[J]
.北京农业,2007(33):1-2.
被引量:5
5
姜永平,吴春芳,陈惠,徐泉方.
鲜食大豆区试高产性、稳产性分析方法的评选[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2006,22(3):17-21.
被引量:8
6
吴伟华,柳家友,贾延钊.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综合评判[J]
.玉米科学,2004,12(z1):46-47.
被引量:24
7
杨晓辉,陈惠,王振秋,张立新.
用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中国北方片春播花生新品种[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3,26(z1):37-40.
被引量:1
8
赵军华,卢华兵,郭章贤.
甜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z1):37-38.
被引量:5
9
翟素琴,张梅荣,马志国,罗小永,张俊红.
杂交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评价[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03,32(3):8-10.
被引量:2
10
张欣,周顺利,郝学景,司书丽,何光荣,蔡淑玲,张旭.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研究[J]
.玉米科学,2010,18(5):35-38.
被引量:7
同被引文献
52
1
吴伟华,柳家友,贾延钊.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综合评判[J]
.玉米科学,2004,12(z1):46-47.
被引量:24
2
张丽颖,王金君,石清琢,姜敏.
高稳系数法在玉米区试中的应用与评析[J]
.杂粮作物,2005,25(2):69-71.
被引量:21
3
温振民,张永科.
用高稳系数法估算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的探讨[J]
.作物学报,1994,20(4):508-512.
被引量:568
4
戴俊英,沈秀瑛,徐世昌,王莲芝,崔钦,朱玉伦.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性能及产量的影响[J]
.作物学报,1995,21(3):356-363.
被引量:147
5
苏瑶,胡振大,王美琴,汪德安.
高稳系数法分析水稻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安徽农业科学,1996,24(2):119-121.
被引量:71
6
李立,欧阳西荣.
玉米不同品种的产量和植株性状的比较[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1(5):484-487.
被引量:14
7
王士谦.
玉米抗旱性的研究进展(综述)[J]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19(3):76-80.
被引量:16
8
张宝石,徐世昌,宋凤斌,张威,戴俟英.
玉米抗旱基因型鉴定方法和指标的探讨[J]
.玉米科学,1996,4(3):19-22.
被引量:80
9
陈学宽,范源洪,杨洪昌,刘家勇,吴才文.
应用稳定性参数和高稳系数分析云南省甘蔗品种区试[J]
.西南农业学报,2005,18(6):728-733.
被引量:6
10
李锦淑,李淑霞,李源有.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玉米新杂交种高产稳产性[J]
.吉林农业科学,1996,21(2):33-36.
被引量:10
引证文献
13
1
周鸿凯,蔡华斌,郭荣发.
应用高稳系数(HSC)法评价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J]
.甘蔗糖业,2004,33(5):6-9.
被引量:2
2
周鸿凯,蔡华斌.
应用HSC法评价甘蔗品种主要性状的稳定性[J]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7(1):29-32.
被引量:3
3
安靖.
行车途中修车须注意的事项[J]
.汽车运用,2005(4):39-39.
4
谭禾平,许巧贤,王桂跃,胡贤女,卢德生.
高稳系数法在甜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评估中的应用[J]
.浙江农业科学,2005,46(4):287-288.
被引量:1
5
欧阳西荣,涂先德,吴玉林,屠乃美.
玉米品种高产稳产性与抗旱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3):267-272.
被引量:6
6
倪洪涛,王华忠.
应用高稳系数法评价甜菜单胚品系的高产稳产性[J]
.中国糖料,2007,29(3):30-31.
被引量:1
7
常寿荣,徐兴阳,罗华元,王绍坤,王超,杨应明.
美国引进烤烟新品种的筛选及利用[J]
.昆明学院学报,2008,30(4):50-54.
被引量:31
8
贺丽,田甫焕,尤莉,李绪清,张祖玉.
湖北省2008年-2009年中稻区试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J]
.农业科技通讯,2010(10):37-40.
被引量:1
9
王军,袁峰,杨慧卿,郭二虎.
西北春谷区国家谷子区域试验中晚熟组品种的适应性分析[J]
.河北农业科学,2010,14(11):100-101.
被引量:8
10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赵建东,崔林.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66-67.
被引量:5
二级引证文献
74
1
赵军华,卢华兵,郭章贤.
甜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J]
.玉米科学,2005,13(z1):37-38.
被引量:5
2
张守兵,唐俊杰,张叔煜.
登海9号玉米引种试验研究[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1(5):39-42.
3
欧阳西荣,涂先德,吴玉林,屠乃美.
玉米品种高产稳产性与抗旱性研究[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3):267-272.
被引量:6
4
骆爱基.
国家甜菜区试品种的丰产性稳定性分析[J]
.中国甜菜糖业,2007(1):23-26.
被引量:3
5
欧阳西荣,涂先德,吴玉林,刘山.
玉米品种穗部性状与高产稳产性的关系[J]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3(5):525-529.
被引量:5
6
祝云芳,王天宇,陈华璋,陈泽辉.
玉米杂交种金单999的丰产性、适应性和稳产性评价[J]
.种子,2008,27(10):123-124.
被引量:7
7
常寿荣,徐兴阳,罗华元,王绍坤,王超,杨应明.
美国引进烤烟新品种的筛选及利用[J]
.昆明学院学报,2008,30(4):50-54.
被引量:31
8
王兵伟,时成俏,覃德斌,覃永嫒,黄安霞.
玉米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比较[J]
.种子,2009,28(1):105-108.
被引量:27
9
张华,罗俊,袁照年,林彦铨,邓祖湖,徐良年,陈如凯.
国家甘蔗区试品种的丰产性及稳定性分析[J]
.热带作物学报,2008,29(6):744-750.
被引量:29
10
沈学善,李金才,屈会娟,魏凤珍,刘莉,孟佳佳,李雪玉洁.
太和县夏玉米新品种的产量性状和适应性分析[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5):155-157.
被引量:4
1
孙迷平,贾宝华.
高稳系数法分析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性的研究[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1-52.
被引量:8
2
张保亮,杨青春,何延成,耿臻,吕广伦.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花生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中国油料,1997,19(2):8-9.
被引量:40
3
顾明德,吉林.
农田杂草优势度目测统计分析法[J]
.杂草科学,1991,9(2):36-38.
被引量:6
4
梁慧珍,崔润之,李卫东,卢为国,许景菊,黄绍华,乜宝来,李玉珍.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大豆新品种高产稳产性[J]
.华北农学报,1998,13(3):77-80.
被引量:16
5
刘海萍,蒋自可,王素英,路志国,闫宏山,刘瑞芳.
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谷子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
.种子,2005,24(12):63-64.
被引量:6
6
杨金慧.
用高稳系数(HSC)法分析玉米杂交种高产稳产性[J]
.陕西农业科学,1998(6):5-7.
被引量:7
7
郑旋.
水稻早杂优新组合的稳定性分析[J]
.福建稻麦科技,1992(2):23-25.
8
张坤普,刘志生.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
.麦类作物,1998,18(2):21-23.
被引量:46
9
李秀莲,史兴海,高伟,朱慧珺,赵建东,崔林.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苦荞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
.现代农业科技,2011(13):66-67.
被引量:5
10
贾新合,王金召,刘淑梅,赵国栋.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棉花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J]
.江西棉花,2000,22(3):23-25.
被引量:7
浙江农业科学
1999年 第5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