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三纲五常”的历史地位及其作用重估 被引量:26

原文传递
导出
摘要 "三纲五常"一直被视为在中国历史上有重大持续影响的政治伦理原则和价值观念,其实这是一种错觉。"三纲五常"在历史上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秦汉之际是其孕育和形成时期,宋元明是其强化、提升和高涨时期,而在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则表现为持续低迷,这不仅表现在理论研究层面,也体现在社会政治伦理生活层面。忽视这一事实,就会对其历史地位和社会作用作出过高或不恰当的估计,从而也影响到对晋唐时期儒学思想特征的把握。
作者 刘学智
机构地区 陕西师范大学
出处 《孔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29,共11页 Confucius Studies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黍汉魏晋南北朝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312页.
  • 2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卷三九.
  • 3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札记校证》,北京,中华书局,1984年,第440页.
  • 4李贞德.《汉魏六朝的乳母》,载李贞德、梁其姿主编.《妇女与社会》,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5年版,第92页.

共引文献1

同被引文献172

引证文献26

二级引证文献38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