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劳资关系及其法律规制——以“本田停工事件”为例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一、我国劳资关系的现实问题 劳资关系,也称为产业关系,区别于个别劳动关系,特指集体劳动关系。集体劳动关系与个别劳动关系在现实中并无绝对的界限,所谓的“劳动者群体性事件”就是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转化过程中的产物。从我国当下的语境来看,我国劳资关系最大的现实就是劳动者群体性事件频发。长期以来,劳资关系主要在公有体制下展开,劳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有企业改制中,
作者
郑尚元
李海明
机构地区
清华大学法学院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出处
《行政管理改革》
2011年第3期48-52,共5页
Administration Reform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劳资关系
法律规制
集体劳动关系
本田
产业关系
转化过程
企业改制
分类号
D631.4 [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4
参考文献
2
1
补牢.
南海本田集体谈判始末[J]
.中国工人,2010(9):4-7.
被引量:8
2
郑尚元.
“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词义辩[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05,20(3):16-20.
被引量:8
共引文献
14
1
沈建峰.
德国集体性劳动争议处理的框架及其启示[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24,38(S01):97-103.
2
闻效仪.
工人群体性事件的转型与政府治理[J]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2,29(5):81-85.
被引量:10
3
沈建峰.
论集体合同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效力[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3(9):95-99.
被引量:8
4
路军.
工人集体行动的制度化治理——以“南海本田”事件为例[J]
.东岳论丛,2013,34(3):31-36.
被引量:12
5
杨欣,姜颖.
我国重大集体劳动争议现状及处理机制分析——以G省的调研数据为据[J]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3(4):93-97.
被引量:7
6
王天玉.
集体劳动争议的成因差异与分类治理[J]
.当代法学,2013,27(5):142-148.
被引量:16
7
沈建峰.
德国集体性劳动争议处理的框架及其启示[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3,27(3):67-72.
被引量:6
8
吴忠民.
中国现阶段劳动者利益诉求方式分析[J]
.社会学评论,2013,1(2):3-10.
被引量:4
9
孟泉.
塑造基于“平衡逻辑”的“缓冲地带”——沿海地区地方政府治理劳资冲突模式分析[J]
.东岳论丛,2014,35(5):47-54.
被引量:23
10
王黎黎.
统合协作:工资集体协商启动模式[J]
.天府新论,2015(4):109-116.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
1
安云凤.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论析[J]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64-70.
被引量:6
2
李超海.
农民工参加集体行动及集体行动参加次数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农民工的调查[J]
.中国农村观察,2009(6):45-53.
被引量:29
3
蔡禾.
从“底线型”利益到“增长型”利益——农民工利益诉求的转变与劳资关系秩序[J]
.开放时代,2010(9):37-45.
被引量:129
4
李海明.
农民工欠薪问题的成因及其治理——以建筑业农民工工资拖欠及其法律救济为例[J]
.河北法学,2011,29(7):26-37.
被引量:30
5
孔凡义.
从政治边缘人到集体行动者:农民工行为的演变逻辑[J]
.科学决策,2011(7):49-61.
被引量:4
6
杨文.
基于博弈论视角私营企业劳资冲突的内在机理[J]
.特区经济,2011(7):187-189.
被引量:1
7
常凯,邱婕.
中国劳动关系转型与劳动法治重点--从《劳动合同法》实施三周年谈起[J]
.探索与争鸣,2011(10):43-47.
被引量:46
8
吴清军.
集体协商与“国家主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指标管理的策略与实践[J]
.社会学研究,2012(3):66-89.
被引量:136
9
郑卫东.
农民工维权意愿的影响模式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问卷调查[J]
.社会,2014,34(1):120-147.
被引量:27
10
王道勇.
农民工集体行动的社会合作因应——基于F公司郑州工厂事件的分析[J]
.东岳论丛,2015,36(2):14-2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2
1
谭泓.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思想与和谐劳动关系构建[J]
.理论学刊,2013(7):76-80.
被引量:1
2
冉光仙.
新生代农民工讨薪行动演化根源及治理[J]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5):109-116.
被引量:3
二级引证文献
4
1
冉光仙,徐兴灵.
“四直为民”:乡村振兴背景下村庄治理协同机制的探索[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9(10):191-197.
被引量:13
2
黎赵,徐义海.
农民工医疗保障制度的公平性之考量——改革开放40年农民工医疗保障研究[J]
.社会福利,2020(8):3-10.
被引量:1
3
吴兆崧.
关于根治农民工讨薪问题的若干思考[J]
.四川建材,2022,48(1):242-243.
4
赵红梅.
工匠精神融入高职院校课程思政价值意蕴与培育路径[J]
.黑龙江史志,2024(1):166-168.
1
白小平,张玺.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之法律考辨[J]
.商业时代,2008(36):47-49.
被引量:2
2
被房地产“绊倒”的官员[J]
.时事资料手册,2006(5):109-110.
3
付麟.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否取代工会[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8,22(2):86-90.
被引量:6
4
潘泰萍.
由本田停工事件引发的思考[J]
.中国工人,2010(9):8-9.
5
赵炜.
西方工会理论给我们的几点启示[J]
.中国工运,1997(1):41-43.
6
林雪贞.
论个别劳动关系向集体劳动关系的转型[J]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2012,27(3):47-51.
7
赵桂枝.
论劳动法调整重点的转移——从个别劳动关系到集体劳动关系[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2(24):58-59.
8
徐小洪.
论走向集体劳动关系[J]
.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4):27-31.
被引量:1
9
林木.
探索建立工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J]
.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学报(工会理论研究),1995,0(3):23-26.
10
高芳芳.
工会在预防和处理劳动者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探析[J]
.时代经贸,2013,11(18):203-204.
行政管理改革
2011年 第3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