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同一词语连用现象与拈连修辞格——从“人穷志不穷”谈起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本文提出一个新术语"同一词语连用",侧重分析了其中多义词连用现象和拈连修辞格的联系与区别:多义词连用现象是一个词在一个句子中顺延连用的现象,这些用法是该词的固有用法;而拈连是指一个词被临时用来描述另外一类事物,新用法不是该词的固有用法。二者本质都是隐喻或转喻,可以统一到同一个连续统内。
作者
朱庆祥
机构地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系
出处
《当代修辞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3-69,共7页
Contemporary Rhetoric
关键词
同一词语连用
多义词
拈连修辞格
分类号
H15 [语言文字—汉语]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4
参考文献
1
共引文献
108
同被引文献
13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7
参考文献
1
1
沈家煊.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J]
.中国语文,2010(5):387-399.
被引量:109
二级参考文献
14
1
沈家煊.
“移位”还是“移情”?——析“他是去年生的孩子”[J]
.中国语文,2008(5):387-395.
被引量:66
2
沈家煊.
汉语的主观性和汉语语法教学[J]
.汉语学习,2009(1):3-12.
被引量:104
3
《语言科学》稿约[J]
.语言科学,2009,8(1):106-106.
被引量:1
4
沈家煊,完权.
也谈“之字结构”和“之”字的功能[J]
.语言研究,2009,29(2):1-12.
被引量:69
5
尚杰.
横向的逻辑与垂直的逻辑--从中西语言的差异追溯两种不同的思想制度[J]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4):32-36.
被引量:2
6
刘利民.
先秦“辩者二十一事”的语言哲学解读[J]
.哲学研究,2009(9):43-49.
被引量:4
7
金立鑫.
解决汉语补语问题的一个可行性方案[J]
.中国语文,2009(5):387-398.
被引量:49
8
袁毓林,李湘,曹宏,王健.
“有”字句的情景语义分析[J]
.世界汉语教学,2009,23(3):291-307.
被引量:59
9
郑敏惠.
福州方言“有+VP”句式的语义和语用功能[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92-98.
被引量:15
10
刁晏斌,李艳艳.
试论“有+单音节动素”式动词[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10(1):38-43.
被引量:6
共引文献
108
1
郭光,陈振宇.
也说"不"与"没"的区别——汉语"否定—存在循环"考察[J]
.语言研究集刊,2021(2):51-75.
2
趙緑原.
青海甘溝話的兩套否定表達及接觸引發的演變[J]
.历史语言学研究,2020(1):229-244.
3
储泽祥.
是袋子什么都能装,还是物件单一——汉语“主宾句位高效”的类型特征[J]
.南开语言学刊,2012(1):76-85.
4
史金生,邝艳.
“他的老师当得好”句式的形成机制[J]
.汉语学习,2010(5):28-37.
被引量:18
5
张伯江.
现代汉语形容词做谓语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2011,25(1):3-12.
被引量:60
6
姜望琪.
中西早期语言学著作比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41(3):140-148.
7
王灿龙.
试论“不”与“没(有)”语法表现的相对同一性[J]
.中国语文,2011(4):301-312.
被引量:30
8
魏俊.
否定副词“不”、“弗”研究综述[J]
.外国语文,2011,27(B07):89-91.
被引量:1
9
张冠芳.
论汉语的空间性与英语的时间性[J]
.现代语文(下旬.语言研究),2011(10):104-105.
被引量:3
10
沈家煊.
“名动词”的反思:问题和对策[J]
.世界汉语教学,2012,26(1):3-17.
被引量:86
同被引文献
13
1
钱扬学.
无甲事物的拈连——兼与郑颐寿先生、郑远汉先生商榷[J]
.当代修辞学,1985(3):35-36.
被引量:3
2
何天贞.
拈连格的妙用[J]
.汉语学习,1984(5):42-48.
被引量:1
3
周建民,刘善群.
拈连的结构、范围与分类[J]
.江汉学术,1994,25(1):69-75.
被引量:3
4
郭振红.
辞格的原型范畴分析[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0(2):86-88.
被引量:3
5
徐盛桓.
说“拈连”[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30(4):1-6.
被引量:34
6
周春林.
拈连的辞格要素及其辞格结构类型[J]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2009,27(3):8-13.
被引量:4
7
房鸿鹃.
汉语拈连的认知理据及意义构建研究[J]
.枣庄学院学报,2011,28(4):73-75.
被引量:2
8
魏在江.
英汉拈连辞格预设意义的构式研究[J]
.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5):5-8.
被引量:11
9
侯国金.
拈连的语用修辞学解读和“拈连译观”[J]
.外语学刊,2011(6):109-114.
被引量:9
10
叶荭.
原型理论视角下轭式搭配修辞研究[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7(3):58-63.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卢英顺.
从原型范畴看拈连[J]
.当代修辞学,2014(6):24-30.
被引量:7
2
储一鸣.
汉语“拈连格”的语表、语义、语用及认知基础[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5):32-38.
二级引证文献
7
1
余伟,李洁.
关于拈连辞格及其构件的重新界说[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6(1):57-61.
被引量:1
2
梁文勤.
重合与分野:比喻和基于比喻的拈连[J]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2016,34(5):5-10.
3
崔少娟.
“拈连”辞格综述[J]
.文教资料,2017(10):46-47.
4
李富华.
近四十年拈连研究得失及辞格研究多元走向[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61-67.
被引量:1
5
卢英顺.
认知图景的扩充:非普遍认知图景[J]
.语言教学与研究,2022(3):59-67.
被引量:2
6
储一鸣.
汉语“拈连格”的语表、语义、语用及认知基础[J]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41(5):32-38.
7
冯颖.
浅析汉语中的惯性压制现象[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2(3).
1
马春玲.
说拈连[J]
.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2(1):103-105.
被引量:1
2
王德怀,祖木来提.阿布力克木.
议维吾尔语中拈连修辞格谚语的翻译[J]
.语言与翻译,2006(1):61-63.
被引量:1
3
胡卜雯.
英语Zeugma与汉语拈连修辞格对比研究及翻译[J]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4(6):106-108.
4
张尧.
浅析口头交际中的明示与语境效果的获得[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4):80-85.
被引量:15
5
刘倩.
“拈连”为什么可能?[J]
.外语教学,2012,33(1):23-26.
被引量:6
6
楼蓉.
文学作品翻译动机和文本选择中的意识形态[J]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28(5).
7
单满菊.
英语Zeugma与汉语拈连修辞格对比研究及翻译[J]
.平顶山学院学报,2011,26(3):113-118.
被引量:1
8
曾泰元.
从除夕谈起[J]
.英语学习,2015,0(5):79-80.
9
冯青青.
汉语声调标调法述评[J]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4,36(3):54-58.
10
吴晓芳,殷树林.
说“那么”[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6(5):87-96.
被引量:3
当代修辞学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