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耻感文化因素与当代青年道德人格重塑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耻感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模式的典型特征,也是我国传统道德规范性基础和要求。当代青年在社会主义道德教育背景下形成怎样的道德人格,它既是确立健康人性道德的根本标志,也是道德教育、品德养成和建成道德社会的保证。在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样多元多变,个别人身上出现耻感淡化、道德失范的情况下。深刻认识耻感文化,对于重塑青年的道德人格提高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作者 孙大志
出处 《科技创新导报》 2011年第5期152-152,154,共2页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4

  • 1[德]黑格尔 范扬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104.
  • 2高兆明.耻感与存在[J].伦理学研究,2006(3):1-5. 被引量:52
  • 3胡凡.传统耻感文化的形成及其对中国历史的影响[EB/OL].光明网,2009-9-24.
  • 4胡解旺.论大众道德[J].伦理学研究,2006(4):11-15. 被引量:4

二级参考文献4

共引文献171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