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效率分析及改革探索
被引量:2
出处
《经济问题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15-16,共2页
Inquiry Into Economic Issues
共引文献76
-
1张明龙.交易费用的内涵与外延拓展[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1(4):19-21. 被引量:2
-
2皮艳清,黄良辉.国有企业传统产权模式的制度缺陷[J].企业经济,2004,23(12):76-77. 被引量:1
-
3张艳忠,李小伟.产权、寻租与保护价收购粮食探讨[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管理科学版),2004,22(4):4-7.
-
4傅道庆.人力资本的所有权安排及价值评估[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55-56. 被引量:4
-
5时磊.由灌溉系统的崩溃到西部乡村社区的瓦解——一种博弈论的分析框架[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2):55-60. 被引量:8
-
6李义奇.金融发展与金融制度变迁[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8(2):134-137. 被引量:5
-
7李英.人力资本分享企业剩余的理论探讨[J].晋阳学刊,2005(2):46-49. 被引量:1
-
8高春亮.略论人力资源管理与股权激励[J].现代管理科学,2005(8):43-44. 被引量:5
-
9朱淑枝,周泳宏.近50年来我国产业组织形态的变迁——基于产权变革的分析[J].学术研究,2005(8):19-24. 被引量:1
-
10马金龙,王登成.非正式制度下人际关系与交易费用[J].华东经济管理,2005,19(8):35-37. 被引量:3
同被引文献25
-
1宋德勇.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4(3):73-75. 被引量:25
-
2宋伟.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制度缺陷[J].学习论坛,2005,21(12):29-32. 被引量:4
-
3伦蕊.制度效率:经济增长的最关键制约因素[J].生产力研究,2005(10):29-31. 被引量:2
-
4田湘波,谭丰华.我国转型时期的经济增长:基于制度适应性效率的分析[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3):70-73. 被引量:5
-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
6吴敬琏.路径依赖与中国改革[J].改革,1995,.
-
7道格拉斯.C.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
8弗里德曼.资本主义与自由[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
9Douglass C. North. Structure and Change in Economic History [M]. W.W. Norton & Company,1981.
-
10道格拉斯.C.诺思著.罗仲伟译..时间进程的经济绩效.制度变革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二级引证文献3
-
1石翀,郭春丽,王健.论当前我国粮农直补政策制度适应性效率的缺失[J].新疆农垦经济,2009(1):13-16.
-
2石翀,郭春丽,王健.论当前我国粮农直补政策制度适应性效率的缺失[J].河北农业科学,2009,13(5):108-110. 被引量:3
-
3曹欣,李梦华,安学娟,姜卫,曹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浅析[J].医药导报,2015,34(6):839-843. 被引量:1
-
1杨占辉.国有企业改革的趋势分析及改革策略选择[J].经营与管理,2000(2):7-9. 被引量:2
-
2张菊生.生产型增值税对企业资金运营的影响分析及改革[J].黑龙江财专学报,1998(4):13-16.
-
3狄文霞.管理会计在医院经营管理中的现状分析及改革探索[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7(5):47-49. 被引量:2
-
4胡洪曙,杨君茹.国有企业的特质产权特性与产业定位[J].商业时代,2008(5):63-65.
-
5李西.金融业内部审计现状分析及改革创新[J].经济视野,2014(4).
-
6林波,樊群.城市公用事业的垄断性分析及改革思路[J].城市经济,2004(1):16-20.
-
7王永才,何友兵,秦福生,童晓莉.饲料企业家族式管理的现状与对策[J].四川畜牧兽医学院学报,2000,14(1):39-43.
-
8李艳.学界对中国国有企业效率认识分歧[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34(S3):146-146.
-
9古卫.基于公平理论的公务员激励制度现状分析及改革研究[J].企业导报,2015(1):135-136.
-
10周冰.“红帽子”企业产权现象的理论命题[J].中国流通经济,2005,19(1):36-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