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施工技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3-34,共2页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同被引文献11
1 宋建中,耿渝新.叠合框架受力性能的试验研究[J] .长沙交通学院学报,1996,12(2):65-74. 被引量:13
2 叠合结构专题科研组.叠合式连续整体结构性能及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R].1991:55-60.
3 朱建华.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心楼盖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湖南大学,湖南大学2002.
4 Samuely F J.Some recent experience in composite precast andinsitu corecret construction with particular reference toprestressing. Proceedings of the Insititute of Civil EngineerPartⅢ . 1952
5 Moucessian A.Nonlinearity and continuity in prestressedconcrete beam. . 1987
6 P. Ansourian.Experiments on continuous composite beams.Proc. Inst. Civ. Engrs. London Journal . 1981
7 应静波,何浩敏,宣传忠.预应力圆孔叠合楼板施工[J] .施工技术,1999,28(12):32-32. 被引量:1
8 龙炳煌,陈宽诚.叠合式楼盖结构的设计与施工[J] .施工技术,1999,28(8):32-32. 被引量:3
9 徐有邻,张洁.大开间住宅混凝土楼板裂缝问题及改进建议[J] .建筑科学,2000,16(4):26-29. 被引量:12
10 卜乐奇,石建军,宋建中.水平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高效预应力叠合框架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0,26(3):31-34. 被引量:6
引证文献3
1 洪云希,刘学武,唐义军,关凤林.钢筋混凝土双向密肋夹芯保温叠合板研究[J] .新型建筑材料,2011,38(4):31-35. 被引量:3
2 洪云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密肋夹芯保温屋面板的研究与应用[J] .建筑节能,2011,39(5):40-42. 被引量:1
3 卜乐奇,雷光宇.有粘结预应力叠合受弯构件延性的试验分析[J]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4(4):19-22.
1 朱晨,陈绍游,陈雷,张继松.新型预应力叠合楼盖的特点及其工程应用[J] .建筑技术开发,2007,34(7):33-35.
2 吴新平,胡玺迪.混凝土叠合楼盖装配整体式建筑的施工技术探究[J] .建材发展导向,2016,14(11):10-11.
3 范桂清.装配整体式空心楼盖设计与分析[J] .科技创业家,2013(13):46-47.
4 张思云,杨成林.高效预应力叠合楼盖结构施工技术[J] .建筑施工,2000,22(1):17-18. 被引量:1
5 张波,肖宁海.新型装配整体式住宅结构的建造工法[J] .住宅产业,2013(5):32-33.
6 吴庆,李俊,张道明.二次预应力外包钢组合梁叠合楼盖动力特性有限元分析[J] .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28(1):8-14. 被引量:1
7 邹亮.建筑工业化的实践与忧思——合肥滨湖桂园项目的工业化设计之思考[J] .中外建筑,2013(9):68-69. 被引量:11
8 刘波,李楠,张季超,曹军伟.新型混凝土叠合楼盖梁板节点构造设计与试验研究[J] .建筑技术开发,2009,36(3):1-3.
9 PK预应力混凝土叠合楼盖[J] .建筑技术,2005,36(8):635-635.
10 刘成才,宋荣方.预应力混凝土空心叠合楼盖技术经济分析[J] .中州大学学报,2008,25(6):119-121.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