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厚薄类反义词不平衡性的认知解释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在对反义词不平衡性的各种理论解释中,目前最系统且行之有效的理论是标记理论,该理论认为反义词中的两个成分,一个是表达确定概念的标记项,另一个是表达最广泛概念的无标记项;无标记项使用频率高,能出现的语境多,分布较广;标记项使用频率远不及无标记项。但是标记性不是从来就有的,其背后有一定理据可依,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可以进一步探究标记因何而来。
作者 窦晓蕾
机构地区 山东大学
出处 《山东行政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9-151,共3页 Journal of Shandong Academy of Governance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3

  • 1张建理.标记性和反义词[J].外国语,1999,22(3):29-34. 被引量:54
  • 2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编写,袁晖.新华反义词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4.
  • 3(汉)许慎撰(宋)徐铉校定说文解字[M].

二级参考文献1

  • 1Adrienne Lehrer,Keith Lehrer. Antonymy[J] 1982,Linguistics and Philosophy(4):483~501

共引文献53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