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的《晏子春秋》研究共经历了三次相对集中的问题讨论,它们分别出现在1959至1962年、1982年及稍后和2000年以后,在著作的产生时代、作品性质,文学、语言、思想、文化等特色的研究方面均取得可喜的成果。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文章集中探讨这些成绩与问题,以期对这一领域今后的研究起借鉴作用。
出处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24-29,共6页
Journal of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