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强制调解理论探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调解以自愿为原则,而在司法实践中却融入了强制性因素,形成了一种具有特色的调解制度——强制调解。伴随提高诉讼效率、节约诉讼资源呼声的高涨,强制调解在司法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即便如此,有关强制调解是否应当被采用的争议还是层出不穷。但不可否认的是,强制调解有其自身的优势,这对完善我国的调解制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者
刘坤
机构地区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
出处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84-87,共4页
Journal of Hennan Business College
关键词
调解
强制调解
起诉前强制调解
分类号
D915 [政治法律—诉讼法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75
参考文献
8
共引文献
125
同被引文献
0
引证文献
0
二级引证文献
0
参考文献
8
1
Entwurf des Gesetzes zur Reform des Zivilprozesses, BT - Drucks. 14/4 722,S. 62.
2
章武生,张大海.
论德国的起诉前强制调解制度[J]
.法商研究,2004,21(6):124-131.
被引量:43
3
堋濑孝雄.纠纷的解决与审判制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4:266.
4
丛青茹.美国ADR方式刍议[N].法制日报,1997-11-2.
5
周永坤.
论强制性调解对法治和公平的冲击[J]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07,25(3):11-24.
被引量:78
6
杨淑娟.浅析我国调解制度存在的法官强制调解问题.当代经理人,:54-54.
7
吕世伦 张学超.'以人为本'与社会主义法治.法律与社会发展,:32-32.
8
史长青.
调解制度中的强制性因素研究[J]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0(4):27-35.
被引量:17
二级参考文献
75
1
蔡虹.
大陆法院调解与香港诉讼和解之比较——关于完善合意解决纠纷诉讼机制的思考[J]
.中国法学,1999(4):144-151.
被引量:31
2
周永坤.
诉权法理研究论纲[J]
.中国法学,2004(5):11-24.
被引量:99
3
瞭望关注——李登辉访日[J]
.瞭望,2004(52):4-4.
被引量:2
4
李俊.
论建立行政诉讼有限调解制度[J]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5(12):186-190.
被引量:5
5
卢顺珍,陈惠良.
论行政调解制度的确立[J]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7(1):51-54.
被引量:5
6
金艳.
行政调解的制度设计[J]
.行政法学研究,2005(2):78-84.
被引量:43
7
段书臣,刘澍.
我国行政诉讼应设立调解制度[J]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0(4):81-87.
被引量:2
8
郭玉军,贺琼琼.
香港特别行政区ADR发展的新动向——商事争议强制性调解机制的兴起[J]
.时代法学,2006,4(2):84-89.
被引量:2
9
肖扬.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2006年3月11日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J]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6(4):274-284.
被引量:2
10
[4]莫诺·卡佩莱蒂.福利国家与接近正义[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82.
共引文献
125
1
郝士铭,张乐宁,刘冠宇.
婚姻法变迁、婚姻门槛摩擦失衡与青少年犯罪[J]
.制度经济学研究,2021(1).
被引量:1
2
柴永旺.
德国的法官调解制度:历史、实践与反思——以劳动法院不作本案判决的法官调解制度切入[J]
.中德法学论坛,2019(2):218-238.
3
孙楠.
和谐司法视阈中的“大调解”机制:文化、功能与裁量权限制[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42-144.
4
王阁.
论多元纠纷解决机制下的民事审判权力配置——以德国为视角的考察[J]
.西部法学评论,2012(5):115-120.
5
刘敏.
法院不应追求调解率——对调解率节节攀升的反思与批判[J]
.研究生法学,2012(2):42-51.
被引量:4
6
黄海涛.
法院调解阶段性的制度化问题初探[J]
.法学杂志,2010,31(S1):163-167.
7
段晓黎.
论司法公正与法院调解[J]
.大众商务,2010(10):224-224.
8
鹿庆梅.
论我国民事诉讼调解调审合一模式的缺陷和重构[J]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13,30(6):112-113.
被引量:1
9
吴军辉.
陪审团制度在德国的移植与消亡[J]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7(2):114-118.
被引量:1
10
尹力,戴恩潮.
论我国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J]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0(4):101-107.
被引量:2
1
刘书正,苗永,方杰,任建通.
论罗马法中的人格剥夺[J]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3(4):75-78.
2
陈寒非.
当事人为什么接受调解?——来自西南地区D县的调查[J]
.厦门大学法律评论,2014(1):149-167.
被引量:1
3
赵旭东.
理性看待法院调解的强制性因素[J]
.法学家,2007(6):100-106.
被引量:11
4
冯超,桑启源.
推动软法发展构建法治社会的几点思考[J]
.经营管理者,2009(12X):284-284.
5
刘坤.
强制调解理论探析[J]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1,10(2):22-25.
被引量:1
6
谢鹏远.
韩国法院调停制度评析[J]
.法制与社会(旬刊),2014,0(23):32-33.
7
王阁.
强制调解释义考——兼评新《民事诉讼法》第122条之“先行调解”[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5,30(3):74-81.
被引量:7
8
黄学荣.
当前民法强制性规范的反思及优化策略研究[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2(6):79-80.
被引量:1
9
宋明志.
论法院调解的强制性——以我国台湾地区民事强制调解程序为比较[J]
.政法论丛,2008(1):77-81.
被引量:9
10
黄忠顺.
法院调解强制性因素的话语分析[J]
.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12,27(5):36-45.
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 第1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