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福优晚3烟后制种高产技术初探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福优晚3制种高产,须解决制约制种高产的不利因素,结合当地制种生产水平,提出可行的制种播期,调整父母本抽穗历期,加强防治稻纹枯病和黑粉病,运时适量喷施"920",减少颖花退化和裂颖比例等,是行之有效的制种高产技术措施。
作者
任周俤
陈绍永
机构地区
福建永安市种子公司
出处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第2期14-15,共2页
Fuji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Rice and Wheat
关键词
福优晚3
制种
高产技术
水稻
品种
分类号
S511.0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0
共引文献
0
同被引文献
101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21
同被引文献
101
1
张朝显,高先光.
杂交稻繁殖制种穗上芽防治技术研究[J]
.杂交水稻,2000,15(S1):12-13.
被引量:8
2
成芳,应义斌.
杂交水稻种子特征特性视觉检验分析与图像信息库的建立[J]
.中国水稻科学,2004,18(5):461-465.
被引量:10
3
吴洪基,吴荣宗,汪立.
水稻品种在贮藏期间对玉米象抗性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1):84-89.
被引量:19
4
邓政炎,吴荣宗,杜德平,彭壮飞.
水稻品种贮藏期对谷蠹抗性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3,14(2):68-73.
被引量:7
5
马华升.
穗萌抑制剂在杂交水稻制种中的应用[J]
.中国稻米,1995,1(5):8-8.
被引量:3
6
张连科,徐志敏,王海潮.
杂交水稻不同成熟度种子发芽能力研究初报[J]
.陕西农业科学,2002,48(4):5-6.
被引量:11
7
顾蕴洁,王忠,高煜珠.
环境因素对水稻颖花开闭影响的机理[J]
.植物生理学报(0257-4829),1993,19(4):345-352.
被引量:18
8
李熳萍,王合英,吴荣宗.
杂交稻在贮藏期对麦蛾感虫性的研究[J]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1994,15(1):66-72.
被引量:10
9
王忠,顾蕴洁,高煜珠.
水稻小穗轴的结构及其在开闭颖过程中的变化[J]
.江苏农学院学报,1994,15(1):1-10.
被引量:9
10
谭家兴.
浅谈影响杂交水稻制种产量与质量的两个问题──减轻裂颖与防治稻粒黑粉病[J]
.四川农业科技,1994(4):21-22.
被引量:4
引证文献
5
1
刘晓霞,陈立云,张桂莲.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裂颖种子的穗上分布规律研究[J]
.杂交水稻,2007,22(3):69-73.
被引量:4
2
付爱斌,蔡冬元,刘烨,张景瑞,陈詹.
杂交水稻种子特征特性与播种品质关系的研究概述[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50-55.
被引量:3
3
刘晓霞,陈立云.
杂交水稻种子裂颖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05,19(S1):278-283.
被引量:6
4
洪德文,林文亭,赖金梓.
二系杂交稻“两优2163”高产制种技术探讨[J]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4):20-21.
5
陈柏原,符辰建,秦鹏,张海清,杨远柱.
水稻种子裂颖性的研究进展[J]
.杂交水稻,2014,29(3):6-9.
被引量:10
二级引证文献
21
1
刘晓霞,陈立云,张桂莲.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裂颖种子的穗上分布规律研究[J]
.杂交水稻,2007,22(3):69-73.
被引量:4
2
彭柏池,刘晓霞,张桂莲,陈立云.
授粉期气象因子对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子裂颖特性的影响[J]
.中国农业气象,2008,29(3):308-311.
被引量:3
3
刘晓霞,张桂莲,陈立云,肖应辉.
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种子裂颖与浆片性状的关系[J]
.中国农业科学,2008,41(11):3448-3455.
被引量:6
4
何琦,高亦珂.
不同处理下萱草种子萌发研究[J]
.种子,2011,30(7):94-96.
被引量:4
5
周加春,王军,孙星星,姜勇.
防治杂交制种稻稻粒黑粉病药效筛选试验[J]
.大麦与谷类科学,2014,31(4):42-43.
6
李毅念,孙晶,丁启朔,刘璎瑛,丁为民.
裂颖和裂纹对杂交水稻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杂交水稻,2015,30(4):71-74.
被引量:7
7
赵金成,裘烨,陈光辉,朱旭东.
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亮S’异交特性研究[J]
.作物研究,2016,30(5):492-496.
被引量:4
8
王明,张海清,刘爱民,唐荣,蒋凌云,庞嘉.
水稻雄性不育系异交特性研究进展[J]
.作物研究,2016,30(5):594-599.
被引量:3
9
管玉圣,欧阳杰,郭爽,黄乾龙,王静.
水稻穗发芽的温度效应及抗性种质筛选[J]
.南方农业,2018,12(31):32-34.
被引量:2
10
潘孝武,刘文强,黎用朝,熊海波,盛新年,段永红,余亚莹,赵文锦,魏秀彩,李小湘.
水稻裂颖突变体sh1的鉴定及基因定位[J]
.中国水稻科学,2019,33(4):323-330.
被引量:2
1
王立洪.
福优晚3烟后稻高产制种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12,43(2):14-15.
2
张以华,黄利兴,雷上平,潘玉卿,雷捷成,游年顺.
福优晚3的产量构成与栽培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6,24(1):19-20.
3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郑向华,朱雄涛.
杂交稻新组合福优晚3配组研究[J]
.杂交水稻,1996,11(A00):56-59.
4
游年顺,雷捷成,黄利兴,雷上平.
杂交籼稻新组合福优晚3[J]
.杂交水稻,2000,15(5):42-43.
被引量:1
5
温庆元,温寿玉.
杂交早稻新组合福优晚3高产栽培技术总结[J]
.福建稻麦科技,2004,22(3):37-38.
6
杭建生,卢品龙.
水稻不育系“福伊A”繁殖技术[J]
.福建农业科技,2007,38(4):11-12.
7
谢建能,邱陈明.
杂交水稻烟后制种高产技术[J]
.福建稻麦科技,2000,18(2):25-26.
被引量:1
8
王克平.
影响烟后杂交水稻制种产量的因素与技术对策[J]
.杂交水稻,2011,26(4):38-39.
9
张建新.
威优77烟后制种高产技术[J]
.杂交水稻,1992(4):26-26.
被引量:1
10
李世俊.
杂交水稻烟后制种关键技术与应用[J]
.福建稻麦科技,2015,33(1):6-10.
被引量:2
福建稻麦科技
1999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