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豫麦49号高产特性研究
被引量: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豫麦49号是温县祥云镇吕平安农艺师继“温2540优系”之后培育出的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其综合性状好,自身调节能力强,产量三要素协调稳定,大分蘖多,成穗率高,高抗倒伏,是一个增产潜力很大的小麦新品种。1998年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了探...
作者
吕平安
高松洁
王文静
吕庆丰
袁剑平
机构地区
温县祥云镇农技站
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1999年第8期8-9,共2页
Journal of He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关键词
小麦
豫麦49号
增产
特性
品种
分类号
S512.10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9
参考文献
2
共引文献
162
同被引文献
12
引证文献
2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2
1
董树亭.
高产冬小麦群体光合能力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作物学报,1991,17(6):461-469.
被引量:158
2
张重义,王群杰,杨批修.
高产小麦产量形成的生理特点[J]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91(6):47-50.
被引量:7
二级参考文献
9
1
董树亭,耕作与栽培,1988年,3期,62页
2
盛承师,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6年,4期,20页
3
王韶唐,国外农学麦类作物,1986年,2期,21页
4
张荣贵,黑龙江农业科学,1986年,4期,46页
5
董树亭,山东农业科学,1985年,4期,14页
6
赖世登,植物学报,1981年,23卷,2期,123页
7
刘祚昌,中国农业科学,1981年,3期,11页
8
郑广华,植物栽培生理,1980年
9
团体著者,作物生理学,1978年
共引文献
162
1
肖文娜,周可金.
不同化学催熟剂对油菜光合生理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8(3):106-112.
被引量:15
2
杨珍平,周乃健,苗果园.
晋中晚熟冬麦区不同群体模式小麦光合性能分析[J]
.作物学报,2004,30(9):878-882.
被引量:10
3
曹卫东,贾继增,金继运.
不同供氮水平下小麦苗期叶绿素含量的QTL及互作研究[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4,10(5):473-478.
被引量:31
4
房全孝,2.陈雨海,李全起,于舜章,余松烈,董庆余,罗毅,于强,欧阳竹.
灌溉对冬小麦灌浆期光合产物供应和转化及有关酶活性的影响[J]
.作物学报,2004,30(11):1113-1118.
被引量:33
5
戴开军,张睿,刘新伦,王新中,庄竟.
土壤水分调控对高产冬小麦生理特性及产量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2004,20(6):293-295.
被引量:4
6
张俊平,蔺合华,贾利英.
小麦/玉米/玉米间套作的光合变化研究[J]
.张家口农专学报,2004,20(2):1-3.
被引量:2
7
勾玲,刘日明,肖华,危常州.
新疆甜菜群体光合特性及与产量关系的研究[J]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1):17-21.
被引量:10
8
玉华,洪亮,陆奇.
"政府浪费"百姓寒心[J]
.当代经济,2005,22(2):30-30.
被引量:2
9
张玲丽,王辉,孙道杰,冯毅.
不同类型高产小麦品种的光合特性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3(3):53-56.
被引量:36
10
刘建丰,袁隆平,邓启云,陈立云,蔡义东.
超高产杂交稻的光合特性研究[J]
.中国农业科学,2005,38(2):258-264.
被引量:100
同被引文献
12
1
李娜娜,田奇卓,裴艳婷,谢连杰,刘国伟,王树亮.
播种方式对两类小麦品种分蘖成穗及其产量构成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7,27(3):508-513.
被引量:48
2
王建贺,时晓伟,冯刚,张岐军,王春敏,薛志刚,王继忠.
优质强筋春小麦津强2号的选育[J]
.天津农业科学,2007,13(2):43-44.
被引量:5
3
王绍中,田云峰,郭天财,等.河南小麦栽培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出版社,2010:285.
4
胡廷积,杨永光,马元喜,等.小麦生态与生产技术[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23.
5
张永丽,蓝岚,李雁鸣,肖凯.
种植密度对杂种小麦C6-38/Py85-1群体生长和籽粒产量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1):113-117.
被引量:42
6
胡焕焕,刘丽平,李瑞奇,李慧玲,李雁鸣.
播种期和密度对冬小麦品种河农822产量形成的影响[J]
.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90-495.
被引量:175
7
陈金平.
豫南稻茬麦区小麦生态条件研究[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1):156-160.
被引量:15
8
崔晓云,孙枫,李春明.
沿淮稻区小麦关键栽培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0):100-101.
被引量:1
9
吴晓丽,包维楷.
基因型及播种密度对冬小麦分蘖期生长、生物量分配及产量的影响[J]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11,17(3):369-375.
被引量:16
10
燕飞.
小麦新品种谷神6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2012(9):65-66.
被引量:6
引证文献
2
1
师学珍,郭君丽,杨相甫.
播种期和种植密度对豫麦49分蘖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12):55-57.
被引量:2
2
黄彦宗.
晚播早熟小麦新品种太学6号的选育[J]
.河南农业科学,2013,42(2):38-40.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张明明,董宝娣,乔匀周,赵欢,刘孟雨,陈骎骎,杨红,郑鑫.
播期、播量对旱作小麦‘小偃60’生长发育、产量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6,24(8):1095-1102.
被引量:51
2
韩云岗,王浩,董文辉,孙鹏飞.
播期播量对泛麦7030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
.种子科技,2018,36(11):107-109.
被引量:2
1
赵淑章,季书勤,吕凤荣,武素琴,马玉霞.
豫麦49的生育特性及关键栽培技术[J]
.中国农学通报,2000,16(2):69-70.
被引量:1
河南农业科学
1999年 第8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