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56到1966年,中国社会发生了结构性变迁,城乡二元社会结构逐步得到强化。10年间,户籍制、统购统销制、人民公社制、单位制等各层级的制度设计严密地规训了城乡居民的饮食、服饰等日常生活消费状况。从历时性角度来分析,10年间人民物质生活质量呈现出"两头稍高,中间较低"的波状发展态势,这与国家社会经济制度的变迁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从共时性角度来看,城乡之间一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国家对社会主要资源的全面控制相统一。这表明,制度在规训社会生活时有其自身难以避免的局限。而如何构建制度与生活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让制度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是当下我们需要探讨与解决的首要问题,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要一环。
出处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7-194,共8页
Social Science Front
基金
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10XNJ01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08ADJ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