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手机成就第五媒体的媒介进化理论分析 被引量:3

下载PDF
导出
摘要 2010年12月15日,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发布《第五媒体行业发展报告》,明确了手机第五媒体的主体地位。本文从媒介生态学的角度,以媒介进化理论分析了手机在媒介发展生态环境中成长为新兴大众媒介的基本条件,媒体融合加快了手机成就第五媒体的步伐,并运用"使用满足理论"理论分析了大众媒介的发展规律,指出手机仅是媒介家园里的一员。
作者 易欣 梅潇
出处 《无线互联科技》 2010年第4期63-65,共3页 Wireless Internet Technology
  • 相关文献

参考文献2

二级参考文献12

  • 1[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数字麦克鲁汉》,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287-288页.
  • 2[美]保罗·莱文森,何道宽译.《手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12页.
  • 3班固.《白虎通义·号》,见《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
  • 4《西方媒介史》,[法]让-诺埃尔·让纳内著,段慧敏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15-16页.
  • 5《奥运大观》,吴霓著,海洋出版社,1988年版,11页.
  • 6《圣经·创世纪》第十一章.
  • 7[法]安德烈·巴赞,崔君衍译.《摄影影像的本体论》,见《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10页.
  • 8鲁迅.《知了世界》,见《鲁迅杂文全编》下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421页.
  • 9.《史记·周本记》[M].中华书局,1959年版.第112-114页.
  • 10[法]安德烈·巴赞.《电影是什么?》,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版,第271,283页.

共引文献29

同被引文献33

  • 1单小曦,别君华.人性化与自主性:媒介智能化进化的内在机制与双重结构[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9(6):50-62. 被引量:7
  • 2张汝伦.论大众文化[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36(3):16-22. 被引量:63
  • 3潘祥辉.媒介演化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1-3.
  • 4菲德勒.媒介形态变化:认识新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34.
  • 5莱文森.新新媒介[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 6彭兰.众媒时代:新媒体发展趋势报告2015[EB/OL].[2016-01-25].腾讯网.http://www.360doc.com/conte nt/15/1121/21/21733879_514862973.shtml.
  • 7MCLUHAN.Understanding media:the extensions of man.New York:Mc Graw-Hill,1964:12.
  • 8莱文森.数字麦克卢汉:信息化新千纪指南(第2版)[M].何道宽,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4:31.
  • 9DALTON,CLARE(1985),An essay on the deconstruction of contract doctrines[J].Yale Law Journal,94(5):7-12.
  • 10洛根.理解新媒介——延伸麦克卢汉[M].何道宽,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80.

引证文献3

二级引证文献35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