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上海综合经济》
1999年第9期25-26,共2页
Shanghai Economic Forum
二级引证文献21
-
1胡燕雯.事件旅游:都市旅游竞争的制高点——以京沪穗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4):78-81. 被引量:17
-
2殷为华.新时期长江三角洲区域联动发展的战略性思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4,20(5):67-71. 被引量:5
-
3谢惠芳,向俊波.苏州与杭州高科技产业发展差异性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4,23(6):57-60.
-
4赵辉,徐强.论上海的领先行为对长三角城市圈经济的竞合作用[J].现代经济探讨,2005(10):33-36.
-
5任声策,宣国良,刘浩然.都市圈经济一体化中的和谐发展问题研究:一个整体框架[J].当代经济管理,2005,27(6):11-15. 被引量:1
-
6殷为华,沈玉芳.当代国外大城市产业布局的发展特征及其重要启示[J].特区经济,2007(6):82-83. 被引量:5
-
7赵勇,白永秀.城市群国内研究文献综述[J].城市问题,2007(7):6-11. 被引量:42
-
8李娜,郁鸿胜,宗传宏.加快上海服务长三角 促进区域一体化[J].经济研究导刊,2009(24):135-137. 被引量:2
-
9覃成林,周姣.城市群协调发展:内涵、概念模型与实现路径[J].城市发展研究,2010,17(12):7-12. 被引量:43
-
10黄坚.旅游事件对城市旅游的影响[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8(4):43-44. 被引量:2
-
1陈江岚.长江三角洲的现代化与经济一体化[J].上海经济,2000(3):19-21. 被引量:1
-
2肖云,柯丽丽.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合作[J].上海综合经济,1999(8):21-22. 被引量:1
-
3卓勇良.积极推进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与市场化进程[J].上海改革,2002(5):22-29. 被引量:1
-
4甘丽,王彪.世纪之交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J].经济管理,2000,26(2):49-51. 被引量:3
-
5顾丽英.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J].上海经济,2000(2):33-34.
-
6编读往来[J].中国改革,2004(6):1-1.
-
7潘志纯.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研究,2002(9):22-25. 被引量:9
-
8本刊编辑部,张道刚,林建生.长三角力量[J].决策咨询(安徽),2003(1):8-15. 被引量:10
-
9冯苏宝.论深圳的功能定位[J].南开经济研究,1995(6):27-36. 被引量:2
-
10蒙宇,张波.新时期资本市场功能定位与国企改革[J].现代企业,2000(7):12-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