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几种常见课型的化学教学评价量表的编制
被引量: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课堂教学评价量表是评价课堂教学的重要工具,课堂类型不同评价标准自然不同,评价量表理应有所区别。就化学教学与教研中最常见的几种课型:常规课、公开课(示范课)、专题研究课、片段教学课和评优课等评价量表的编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作者
相佃国
机构地区
山东青岛市第六十六中学
出处
《化学教育》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21,共4页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关键词
化学课堂教学
教学评价量表
公开课
评优课
专题研究课
分类号
O6-4 [理学—化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3
参考文献
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8
引证文献
5
二级引证文献
19
参考文献
3
1
郑永信.
高中化学评优课评价标准及评价方法评介[J]
.化学教育,2006,27(11):36-37.
被引量:4
2
文庆城,许燕红,李凤,陆余平.
以学论教化学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及其构建[J]
.化学教育,2006,27(7):42-44.
被引量:5
3
陈平,顾丽娟.
好课就是“完美无缺”吗——谈“课堂教学评价表”的改革[J]
.人民教育,2010(9):50-52.
被引量:2
二级参考文献
3
1
文庆城,许应华,谢能伟.
“以学论教”的化学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J]
.化学教育,2004,25(9):24-26.
被引量:10
2
张文广,王祖浩.
无机物质的英文命名法[J]
.化学教育,2006,27(8):28-30.
被引量:6
3
Fessenden R J,,Fessenden J S.Organic Chemistry[]..1982
共引文献
7
1
闫蒙钢,江俊芳.
中职化学课堂教学评价探讨[J]
.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8(11):82-85.
2
刘淑贤.
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强化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化工贸易,2013,5(5):342-342.
被引量:1
3
李春华.
浅析高中化学课堂教学问题生成的原因[J]
.时代教育,2014(4):169-169.
4
卜金兰.
新课程改革下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J]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0(7):296-296.
5
毕吉利,王蕊娜,李凡.
本世纪以来中学化学教育研究的嬗变与启示[J]
.当代教育与文化,2022,14(3):31-39.
6
杜江缘.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J]
.教育教学论坛,2022(52):134-137.
7
王珏.
以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实施促教师课堂教学评价能力提升——以中医学院附中课堂教学评价量表实施为例[J]
.科学中国人,2014(9X):228-229.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58
1
顾小清,王炜.
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课堂分析技术新探索[J]
.中国电化教育,2004(7):18-21.
被引量:345
2
何金城.
课改背景下的听评课:新理念新方法[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5(06S):20-21.
被引量:2
3
桑仁.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J]
.试题与研究(高中文科综合),2011(5):46-52.
被引量:1
4
汪海.
关于教研员评课几个问题的研究[J]
.教育探索,2012(5):119-120.
被引量:7
5
王伯鲁.
广义技术视野中人的技术化问题剖析[J]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5,27(6):13-18.
被引量:20
6
魏宁.
信息技术支持的教学分析方法——FIAS篇[J]
.信息技术教育,2006(2):60-62.
被引量:28
7
陶静娟.
推广校园观课文化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J]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7(2):22-24.
被引量:2
8
陈向东.
CMC内容分析框架的利用与开发[J]
.开放教育研究,2007,13(3):109-112.
被引量:10
9
杨开城.
教学系统分析技术的初步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7(8):1-5.
被引量:30
10
李日舟.
挖掘评课功能 提高评课功效——浅谈全面评课体系[J]
.中小学教学研究,2007,8(7):49-50.
被引量:1
引证文献
5
1
黄元东,颜燕,闫春更,周青.
化学教学设计能力评价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35-42.
被引量:12
2
李蕾.
听评课技术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15(6):74-79.
被引量:6
3
李金芳,胡月芳.
以学生为主体的案例分析教学模式在《化学教学论》中的应用[J]
.贺州学院学报,2015,31(2):135-138.
被引量:1
4
盛尹佳子.
浅谈初中化学教育理论与实践[J]
.成长,2021(2):73-73.
5
刘娜.
基于模糊数学的动态教学评价表研究[J]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2(6):77-80.
二级引证文献
19
1
李蕾.
“实时网络听评课”效果评估技术体系的设计与实现——以听课教师的专业发展为导向[J]
.中国电化教育,2016(12):146-149.
被引量:1
2
李渺,徐新斌,陆颖,宋兴欢.
高中数学教师听评课的现状及其有效性对策研究[J]
.数学教育学报,2018,27(1):36-41.
被引量:15
3
刘哲雨,景爽,胡梦琪.
基于深度学习核心要素的评课研究[J]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8,30(2):45-50.
被引量:4
4
方明英.
高校校本微课资源建设与听评课的互助研究——基于微课的网络听评课视角[J]
.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4(11):61-64.
被引量:7
5
何亚萍,翟云会,苏毅严.
分析化学中应用教学调查[J]
.科技视界,2018(33):70-71.
被引量:1
6
杨华.
如何发挥"听评课"的积极意义[J]
.华夏教师,2019,0(34):84-85.
7
黎意敏,陈博.
化学师范生教学设计的评价研究——以广州市某高校为例[J]
.化学教育(中英文),2020,41(10):54-60.
被引量:3
8
管真.
分析物理化学课程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作用[J]
.科学咨询,2020(18):58-58.
9
刘凯钊.
融合PCK“素养为本”的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J]
.生活教育,2021(4):109-115.
被引量:1
10
颜燕.
初中化学骨干教师PCK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12):58-62.
1
张云书.
《化学教育》将我引向教研教改之路[J]
.化学教育,2010,31(5):9-9.
2
黄宏.
“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公开课亮点赏析[J]
.新课程学习(下),2014,0(9):56-56.
被引量:1
3
陈曼升.
“以人为本”的元素化合物课型教学设计[J]
.中学化学,2002(4):6-7.
4
王玲玲.
要重视分析数据背后的东西[J]
.湖北教育(科学课),2016,0(1):31-33.
5
李明福.
开放演示实验 渗透探究性教学[J]
.科学咨询,2009(10):74-74.
6
吴雪如.
思维导图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J]
.教育管理与艺术,2014(4):148-148.
7
王红霞.
“水就是蓝的”——彰显美术课堂的愉悦性[J]
.新课程学习(下),2014(2):50-51.
8
王辉.
一堂专题实验公开课的实践与体会[J]
.教学仪器与实验(中学版),2006,22(3):32-34.
9
王建成.
化学教学评价概述[J]
.化学教育,1990,5(3):11-16.
被引量:1
10
马亚鲁.
网上观摩MIT化学原理公开课的感想[J]
.大学化学,2013,28(1):74-78.
化学教育
2011年 第4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