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生的创新素质培养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提出了当前应用型电子信息工程本科生创新素质的内涵及创新培养定位;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课余时间培养利用两方面提出了引导学生提高创新素质的具体措施,并在电子设计竞赛培训、学生项目申请与研究中,引入头脑风暴法训练学生创新素质,取得显著的实践成果,表明了这些创新培养措施的有效性.
作者
王新辉
刘辉
谢明华
机构地区
长沙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
出处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第2期127-129,共3页
Journal of Changsha University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创新
电子设计竞赛
实践能力
分类号
G640 [文化科学—高等教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18
参考文献
7
共引文献
44
同被引文献
18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5
参考文献
7
1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EB/OL].http:∥news.qq.com/a/20091105/000123.htm,2009-11-05/2009-11-05.
2
燕飞,韩宁,阚江明.
从电子设计竞赛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112-113.
被引量:12
3
李字红.财贸素养教育[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0.
4
聂北茵.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J]
.科技文萃,2001(2):13-16.
被引量:2
5
李金平,常敏慧.
由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的人才培养思考[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7,29(2):74-75.
被引量:22
6
合肥学院电子系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电子设计竞赛综述报告[EB/OL].(2008-07-23).http://www.hfuu.edu.cn/zlgc/dzx/f14.htm.
7
王新辉,张跃勤,刘辉,谢明华,郭民利,石成刚.
电子信息工程类大学生就业素质培养实践探索[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0-23.
被引量:11
二级参考文献
18
1
沙洪成.
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的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2004(8):76-77.
被引量:104
2
陈东,谢发勤,皇甫宜芳.
电子设计竞赛与深化实践教学改革[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3):86-88.
被引量:41
3
阳太林.
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改革高校实验教学[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0):34-38.
被引量:141
4
郦波.
论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养成[J]
.中国成人教育,2006(4):50-51.
被引量:11
5
钟一彪.
大学生就业素质与就业能力培养研究[J]
.中国青年研究,2006(12):75-77.
被引量:91
6
田开坤,黄燕霞,彭琦.
从电子设计竞赛谈师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6(4):95-97.
被引量:6
7
智联梅.
提高大学生就业素质的对策[J]
.现代商贸工业,2007,19(1):56-57.
被引量:4
8
黄敬宝.
自身因素与大学生就业结果的实证分析[J]
.高教探索,2007(4):117-120.
被引量:35
9
程立军,王丽娜,马义.当前经济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EB/OL].(09-01-13).http://www.studa.net/zhiye/090113/08450880.html.
10
涂元季,顾吉环,李明.钱学森最后一次系统谈话:大学要有创新精神.[EB/OL].(2009-11-05).http://news.qq.com/a/20091105/000123.htm.
共引文献
44
1
聂雄.
以电子设计大赛促进电子信息专业创新人才培养[J]
.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19-20.
被引量:5
2
张磊,路而红.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推动实验教学改革的研究[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8,18(z1):68-69.
被引量:1
3
李金平.
以竞赛促进专业核心应用能力培养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41-43.
被引量:14
4
李奕.
对省属理工类本科院校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
.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9(3):54-55.
被引量:1
5
王冬梅,倪晓伟.
高校税务系列课程教学的探索实践——结合税务精英挑战赛[J]
.现代教育技术,2009,19(5):123-125.
6
杨金泉,姚明林,刘玉民.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9):145-145.
被引量:1
7
孙英,邢庆国,于青,傅仲文,徐桂芝.
电子设计大赛提高了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工程实践能力[J]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09,19(B07):48-49.
8
韦文祥,李勇成,吴新开,欧青立.
由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引发对就业能力培养的思考[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0):11-13.
被引量:25
9
周锋.
浅谈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培训经验[J]
.科技信息,2009(35):6-6.
被引量:4
10
陈晓琴.
天之骄子,请在“考证”风景区里慢些走——大学生“考证”现象透视[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29(10):189-191.
被引量:1
同被引文献
18
1
刘文超,张旺喜,文昌俊.
基于Kano模型的专业实习教学质量满意度测评[J]
.湖北工业大学学报,2009,24(1):35-37.
被引量:17
2
于卫,张正华,胡学龙.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电子技术教学研究与实践[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2012,58(S2):21-24.
被引量:7
3
姚建永 吴贻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 促进教学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8,(17):31-33.
4
姚建永,吴贻文.参加电子设计竞赛,促进教学改革[J].高校教育研究,2008(17):31-33.
5
陈立章,宋学瑞,彭红.
组织电子设计竞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总结和体会[J]
.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0(4):95-97.
被引量:10
6
燕飞,韩宁,阚江明.
从电子设计竞赛看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8(9):112-113.
被引量:12
7
刘立新.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成效、问题与对策探析[J]
.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9,14(2):183-185.
被引量:2
8
潘懋元.
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
.高教探索,2010(1):10-11.
被引量:450
9
任旭虎,陈璨,于孟.
从电子设计竞赛谈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
.价值工程,2011,30(5):239-240.
被引量:3
10
高明煜,刘国华.
电子设计竞赛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J]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1,33(1):70-71.
被引量:23
引证文献
4
1
刘强,杨轶璐.
通过电子设计竞赛加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
.价值工程,2011,30(32):182-183.
2
杨洁,吴勇灵,刘海民,叶晶晶.
基于竞赛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进[J]
.电子科技,2012,25(9):139-140.
被引量:1
3
宁仁霞,孙剑.
应用型本科电子信息工程毕业实习的几点思考[J]
.中国电子商务,2015,0(1):175-176.
4
宁仁霞,周云艳.
CDIO模式下的电子信息工程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以《低频电子线路》为例[J]
.黄山学院学报,2015,17(3):115-117.
被引量:4
二级引证文献
5
1
刘美玲,杨帆.
参赛促进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J]
.实验室科学,2015,18(5):175-177.
被引量:3
2
王海峰,王海燕.
基于CDIO的应用技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高教学刊,2016,2(17):223-225.
被引量:7
3
王海峰,刘文.
基于CDIO理念的师范类本科专业教师教育课程体系优化设计研究[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8):108-110.
被引量:1
4
周泽华.
电子设计技术模块化实验教学研究[J]
.科技资讯,2017,15(21):149-151.
被引量:1
5
赵森严,汪步云,刘三民.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课程教学的改革与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21,17(34):211-212.
1
叶东风.
培养利用“数形结合”分析物理问题的能力[J]
.中学物理,2002,20(5):13-15.
2
李培华.
从整式的加减看整体思想[J]
.中学生数理化(七年级数学)(人教版),2015,0(9):26-26.
3
张盼盼.
对当前高校教学工作的探讨[J]
.剑南文学(经典阅读)(上),2011(11):309-309.
4
牛华,黄爱维.
民办本科高校车辆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探索[J]
.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8):139-140.
5
张瑞芳,张甲田.
关于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几点思考[J]
.中国城市经济,2011(11X):123-123.
被引量:3
6
李朝晖,周峰,华春.
高校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与实践——以南京晓庄学院生物科学专业为例[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25(5):66-68.
被引量:3
7
滕小华,许丽,徐良梅.
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综述[J]
.新课程研究(高等教育),2009(1):7-8.
被引量:18
8
段先华.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2):83-85.
被引量:6
9
郭连友,李小玲.
“三读”“六导”赏析千古美文《陈情表》[J]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下旬),2012(6):66-68.
10
贾培佩,李春萍.
经管类专业线性代数教学改革的思考[J]
.金融教学与研究,2013(3):80-80.
被引量:2
长沙大学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