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论十月革命的世界和平意蕴
被引量: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导出
摘要
反对第一次帝国主义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的促成条件。十月革命除了具有无产阶级要消灭阶级压迫和剥削、使自身获得翻身解放的目的外,还具有消除帝国主义战争、谋求世界和平的目的。这两重目的是相辅相成的。新生苏维埃俄国一直在为谋求世界和平做着积极的努力,为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开辟了世界和平的新局面,把世界和平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作者
李爱华
机构地区
山东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出处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37-46,共10页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关键词
十月革命
世界和平
和平相处
列宁
分类号
K512 [历史地理—世界史]
引文网络
相关文献
节点文献
二级参考文献
0
参考文献
33
共引文献
7
同被引文献
51
引证文献
4
二级引证文献
2
参考文献
33
1
列宁.论我国革命[A]..列宁选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81-688,689-692.
2
列宁.关于无产阶级和战争的报告[A].列宁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3
列宁.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A].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列宁.社会主义与战争[A].列宁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
5
列宁.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国外支部代表会议[A].列宁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6
列宁.关于自己的政府在帝国主义战争中的失败[A].列宁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7
列宁.左派社会民主党人为国际社会党第-次代表会议准备的决议草案[A].列宁全集(第26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8
列宁.评尤尼乌斯的小册子[A].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A].列宁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10
列宁.第二国际的破产[A].列宁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共引文献
7
1
叶江.
世界体系、全球化与当代国际政治——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透视全球化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3):73-79.
被引量:6
2
黄安年.
论20世纪资本主义发展的制约因素[J]
.史学月刊,2002(1):77-88.
3
熊海斌.
创业利润实质、计量方法与股票发行价评价[J]
.广东商学院学报,2005,20(2):22-25.
被引量:3
4
高毅.
现代文明历史演进中的断裂与延续[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5,9(3):53-57.
被引量:7
5
李忠人.
论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图式[J]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24(5):60-63.
被引量:1
6
袁志刚,陆铭,陈钊.
全球化与帝国主义矛盾:历史及发展趋势[J]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3(4):1-8.
被引量:6
7
彭有祥.
从列宁思想建党原理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J]
.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9(6):36-39.
同被引文献
51
1
丁文宏,蔡友和.
老子“无为”思想探微─—兼论《淮南子》对老子“无为”思想的扬弃[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23(3):61-66.
被引量:5
2
蒋莉.
东正教在俄罗斯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及影响[J]
.现代国际关系,2002(9):48-53.
被引量:14
3
张祥龙.
海德格尔论老子与荷尔德林的思想独特性——对一份新发表文献的分析[J]
.中国社会科学,2005(2):69-83.
被引量:27
4
王宝峰.
艾兰研究中国思想史的方法——以《老子》中水的隐喻为例[J]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16(1):6-8.
被引量:3
5
王正泉.
俄罗斯围绕列宁墓去留展开的争论[J]
.百年潮,2006(8):70-73.
被引量:1
6
蒲国良.
布尔什维克与十月革命[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7(4):19-22.
被引量:10
7
姜琦.
勇敢的尝试 伟大的实践[J]
.科学社会主义,2007(4):11-14.
被引量:3
8
李兴耕.
关于十月革命道路问题的若干思考[J]
.科学社会主义,2007(4):15-19.
被引量:8
9
宋萌荣.
十月革命开创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新质要素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
.科学社会主义,2007(4):20-25.
被引量:9
10
李景治.
十月革命与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建设的重要使命[J]
.科学社会主义,2007(4):26-30.
被引量:2
引证文献
4
1
侯娜.
当代俄罗斯文学中的普京形象[J]
.东北亚外语研究,2015,3(1):8-14.
2
卢迎春.
近十年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十月革命研究述评[J]
.科学社会主义,2017(1):129-134.
被引量:2
3
李瑞琴.
近年来我国十月革命研究的前沿与热点[J]
.文化软实力,2017,2(3):48-53.
4
陶景霞,王苗安.
历史必然选择 人民权利新生——论十月革命胜利的理论与实践意义[J]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2(5):18-22.
二级引证文献
2
1
刘义圣,何英.
十月革命开启的社会主义道路:来自中国经济的推动[J]
.海派经济学,2018,16(3):25-35.
2
夏清.
抗战时期中苏文化协会与国统区的十月革命纪念[J]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7(3):156-170.
1
中华文明与“文明冲突论”[J]
.资料信息,2009(2):18-18.
2
如何让兄弟姐妹和平相处[J]
.为了孩子(2-7岁)(下),2010(11):37-37.
3
毛日清.
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J]
.求实,2007(11):11-12.
4
田宏.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及发展状况[J]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9(2):12-13.
5
韦民.
咄咄以固其势的美国对华战略新布局[J]
.学习月刊,2011(11):42-43.
6
刘建武.
对深化邓小平“两制关系”理论研究的思考[J]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5(6):129-131.
7
王大骐.
为何对中国未来乐观?[J]
.南方人物周刊,2009(41):18-18.
8
熊坤新,马守途.
阿以冲突的历史由来及对人们的启示[J]
.世界民族,2005(2):26-34.
被引量:1
9
丁刚.
中美可以找到在南海和平相处的方式[J]
.国企管理,2016(15):18-18.
10
资讯[J]
.中华儿女,2013(8):8-9.
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11年 第2期
职称评审材料打包下载
相关作者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机构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相关主题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浏览历史
内容加载中请稍等...
;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