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特征——评《服务型社会的来临》
被引量:2
出处
《前沿》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I0001-I0001,共1页
Forward Position
同被引文献38
-
1费孝通.我们要对时代变化作出积极有效的反映[J].社会,2000,20(7):4-6. 被引量:29
-
2福武直,张建群.中国社会学及其复活[J].国外社会科学,1980(6):75-79. 被引量:7
-
3费孝通.反思·对话·文化自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34(3):15-22. 被引量:1633
-
4费孝通.孔林片思[J].读书,1992(9):3-7. 被引量:58
-
5郑杭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化与中国社会学的坚实进展——以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和社会互构论为例[J].江苏社会科学,2004(5):46-52. 被引量:38
-
6刘少杰.扩展中国社会学新境界[J].社会,2006,26(2):80-101. 被引量:15
-
7郑杭生.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6,58(3):11-15. 被引量:19
-
8郑杭生.加强中国社会学理论建设三人谈——关于加强社会学理论研究的几点思考[J].河北学刊,2006,26(5):80-82. 被引量:27
-
9刘少杰.社会学研究的提升:从经验描述到理论思维[J].河北学刊,2006,26(5):82-84. 被引量:1
-
10郑杭生.当代中国理论社会学面临的创新任务——一种社会实践结构性巨变的视野[J].社会科学战线,2007(1):261-269. 被引量:7
二级引证文献6
-
1肖华.新乡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2015(9):56-58.
-
2左晓晴,张兴无.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对就业的影响分析[J].北京金融评论,2016(4):132-140. 被引量:1
-
3刘奉越.继续教育立法的价值意蕴、实践困境与路径选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20,0(2):9-14. 被引量:21
-
4何朝银,邓安萌.新时代中国社会学本土化:伪问题抑或超越[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4(5):54-60.
-
5郑世林,张欣雨.面向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以“薪酬管理”课程为例[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4,26(2):179-182.
-
6奂平清.民族现象的自我实现预言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的理论自觉——以顾颉刚的民族思想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39(2):83-91. 被引量:4
-
1郑焕明.民间组织: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J].今日中国论坛,2007(6):77-78. 被引量:1
-
2张范.网格化需要系统规划[J].北京观察,2013(9):23-23.
-
3侯二秀,石晶,秦蓉.企业协同创新动力要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6,34(4):72-75. 被引量:4
-
4姜敏,冀婷.非物质语境下设计的发展趋势[J].美术大观,2009(8):210-210.
-
5徐勇.加强服务型社会组织建设的研究[J].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4(2):50-52. 被引量:1
-
6夏振坤,唐龙.论传统文化与中国的现代化[J].中华文化论坛,2005(2):100-105. 被引量:12
-
7徐勇.加强服务型社会组织建设研究[J].科学发展,2014(1):76-79. 被引量:1
-
8郑晓燕.中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发展的动力要素探析[J].科学发展,2011(9):78-88. 被引量:5
-
9刘士义,李乃崇.历史发展动力系统论[J].晋阳学刊,1986(4):32-35.
-
10李新霞.论情绪劳动之负面情绪效应的人力资源管理[J].韶关学院学报,2007,28(11):165-168. 被引量:5
;